宿迁市市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展示“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本报记者 薛庆元 文/摄
2015年4月15日,江苏省宿迁市市长王天琦颁出了首张载有18位商事登记证号的营业执照,这不仅是江苏实现“一照一码”的首张营业执照,更标志着宿迁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宽进严管”迈出了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步。
从2013年9月开展“四证(照)一体”改革,到2014年底实行“三证合一”改革,再到2015年4月率先实现“一照一码”,宿迁市工商局在市政府的带领下,敢啃硬骨头,各项改革破冰前行,为企业松绑,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重复编码降低行政效率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国家工商总局时询问,商事制度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哪块?李克强总理得到的回答是“三证合一”及“一照一码”。所谓“一照一码”,就是把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码”。
为何说“一照一码”是硬骨头?“当前,各类市场主体代码不统一、信用信息数据相互割裂封闭、多部门重复编码与不必要赋码现象十分突出。”5月25日,宿迁市工商局局长耿静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复编码严重影响了同一市场主体信息比对与数据处理,增加了社会负担,降低了行政效率,也阻碍了信用体系建设。
实行“一照一码”后,申请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材料,跑最少的路,实现“一张表格、一份材料、一套程序、一窗受理、一份档案、一照一码”。
“从我递交全部材料到拿到新的18位商事登记号的营业执照只花了3天时间,比我想象中要快很多,这次赶上了改革的顺风车,让我对今后的创业之路也更加有信心。”作为宿迁市宿城区颁出的第一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拥有人,5月26日,宿迁伟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王昌伟激动地对记者说。
“我们早在2013年4月就开始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探索并联审批,2013年10月开始尝试‘四证一体’,可以说为实施‘一照一码’打下了基础。”耿静波对记者表示,改革后,在宿迁市本级新设的公司和分公司,承诺3个工作日内可以拿到新版营业执照。2015年内,宿迁市计划市内所有市场主体均实现“一照一码”,并覆盖市、县、乡镇三级。
跨部门合作关系改革成败
此次商事制度改革,宿迁市紧紧抓住的是“减权、去利、公开、制衡”八个关键字。“‘一照一码’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推广使用,重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参与了改革全部过程的宿迁市副市长冯岩对此深有感触。“一照一码”最大难度在于跨部门合作与联动是否顺畅,这直接影响改革的效果。从横向看,“一照一码”涉及工商、质监、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从纵向看,涉及国家部委和省、市、县四级。横向部门之间,如何实现“一照一码”综合登记业务系统与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业务系统、税务登记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自动转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冯岩告诉记者,该市要求全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保险等机构对企业提交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应予认可,不能以任何理由和条件要求企业提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外的其他证照,保障市场主体真正获得改革红利。
而跨部门联动除了表现在横向的部门之间,还包括与银行、国土、社保等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其他部门,而在这一方面,宿迁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76家单位,包括53家市直部门和首批23家社会应用单位,直接参与了“一照一码”改革,其中80%以上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一照一码”。
5月26日,记者来到了宿迁市电信洪泽湖路营业厅,客户服务调度中心负责人谢永清告诉记者,后台系统已经可以支持18位商事登记号,新注册企业可以凭此号办理企业相关的电信业务。记者在国家电网宿迁分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分行、宿迁市工商银行也了解到,这些单位多采用“二路并行”的策略,即同时接受老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新注册企业的18位商事登记号进行业务办理。
那么,“一照一码”在宿迁市以外的区域不被认可怎么办?5月26日,记者来到宿迁市市政服务中心,该中心并联审批窗口的工作人员郭琪告诉记者,如因市外生产经营需要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相关独立证照的,由市场主体凭“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直接向各相关部门审批窗口申请办理。郭琪说,截至5月25日,共发放各类新码证照206份,其中企业198份,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5份,社会团体3份。
亟待加强顶层制度设计
“一照一码”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是确定科学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这也是推进改革的难点。据了解,宿迁市从2014年10月起,就着手研究这一核心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统一性、根本性、开放性、直观性、法定性及终身不变性这些原则,也借鉴了国内外及多家机关、企业的编码规则,最终采用“1位机构类型+6位行政区划+2位机构代码+8位主题顺序号+1位校验码”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8位码编码规则。
但是,先行先试的宿迁市也遇到改革难题,这些难题也是“一照一码”改革试点的共性问题。例如,宿迁市“一照一码”改革涉及的编办、司法、信用办等机构的业务系统,多由省级部门乃至国家部委统一开发,许多上级部门在没有同级政府或国务院授权情况下,不愿改变编码规则、改造软件系统,导致部分新设或变更企业无法办理出口退税、专利申请等业务,由于上级联动改革尚未全面启动,使地方相关机构处于两难境地;由于没有国家授权确认,地方改革成果难以全国互认,加载了“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存在有效性受地域限制等问题。
对此,耿静波表示,改革先行先试有反复的风险,但是宿迁市“一照一码”的改革样本可以请专家论证,为全面推进这项改革积累可供复制的经验,这就是先行先试的价值。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要把改革事项项目化,一件一件落实下去;在改革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排除部门干扰,从全局出发,推动改革。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分行副行长何纲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加强顶层设计的问题。他表示,由于现在新注册企业数量还有限,因此当地的人行系统尚能接受18位新码,他担心一旦今后大批量的数据录入,系统将难以识别,而解决办法则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自上而下修改内部系统。
将“一照一码”向纵深推进,必须解决好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问题。耿静波也呼吁,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通过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意见或规定,为各地各部门形成联动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其中,出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有关规定是实施“一照一码”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