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商场实施首负责任制
广州友谊商店环市东商店、广百北京路分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和苏宁云商区庄店签订了承诺书,20家供应商代表各自向4家试点企业分别签订质量承诺书。这4家试点企业均明确表示,将对符合其商场退换货相关政策的产品,设置消费者15天内可享受无理由退换货的统一标准。在纠纷理赔处置上,企业和供应商均共同承诺以顾客意见为重,重视顾客质量投诉,在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而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商场方实行先行赔付,努力把问题和纠纷解决在店内。
(来源:广州日报)
2网店不正当竞争可追刑责
商务部起草的《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开征民意。意见稿规定,无店铺经营者违反相关规定、不正当竞争,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意见稿所称无店铺零售,指不通过店铺,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包括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电话购物和自动售货亭(自动贩卖机)等。
(来源:法制晚报)
3“疯狂面膜”不能有曝光无查处
微营销虽然走的是熟人路线,但作为实体商品,本该不在法外之地。监管部门不能因为销售渠道有别,就在行政执法上推卸应尽的监管之责。二则,假冒伪劣商品的查处,既然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伺候着”,就不该秉持“不诉不究”的规则。媒体也曝光了,专家也检测了,消费者也投诉了,违规厂家何以安然无恙?
(来源:齐鲁晚报)
4网上虚假旅游信息无孔不入
“五一”小长假前,50余个网站因存在网上冒名欺诈、低价揽客、虚假宣传等行为,被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拉黑”。北京市旅游委执法大队队长祝学庆介绍,黑名单中的网站冒用正规旅游网站的标识、页面布局,游客往往很难通过网站地址分辨出假冒网站。一些知名电商发布的团购旅游信息中,也存在网络虚假旅游信息。在网上发布虚假旅游信息的,往往是虚假旅游网站、虚假票务网站、非法旅游机构以及黑中介、黑导游。
(来源:法制日报)
5实名制补登记勿“霸王强上弓”
最近有消息称,广东移动公司开始要求用户必须实名制。在网友晒出的短信中,移动公司明确要求用户在短信通知的限期前进行实名制。据说,如果在限期前没有实名制,将对用户进行“半停机”处理。其实,广东移动完全可以在用户缴费、充值或者申请业务等确认服务时,合理合法地要求用户提供实名信息,但现在却以一条短信的形式直接“通知”用户,实有霸道执法之嫌。
(来源:IT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