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四川工商出台新政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作者:刘铭


    ■本报记者 刘铭

  引导外资企业投资工业企业,放宽企业名称限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5月27日,四川省工商局印发《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助力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助力四川工业经济发展再发力。

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工业

  《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工业企业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工业生产领域,积极参与投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引导外资企业投资工业,促进外资企业发展壮大。
  凡是外商参与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的,均享受有关国企改革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外资待遇,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外商在四川省投资企业,并按照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登记管理,享受外资企业待遇。

促进工业企业快速登记

  放宽企业名称限制。企业名称核准登记后1年内,特殊原因允许其申请变更登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在保留期内,允许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申请调整登记机关、注册资本等事项;对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转型为公司的,原则上准予保留原字号名称。
  放宽住所登记限制。物业所有人暂无法提交产权证明的房屋作为生产经营性用房的,经当地各类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出具同意该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可登记为工业企业的住所(经营场所)。企业的住所和经营场所可以分离登记,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
  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允许工业企业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超出隶属主体企业经营范围 (国家限制和禁止的行业除外)。放宽外资企业登记,外国(地区)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在一年内可多次使用。

推动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意见》支持企业以知识产权、股权投资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企业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经济实力。
  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高科技企业和大型建设项目、高科技产业吸收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推动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促使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防患和减小企业投资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意见》明确,以四川省“五大”经济区为基础,重点支持以成都为核心的电子工业园、德阳为龙头的重装机械工业园等特色经济圈建设。以成都高新区、绵阳科学城为示范样本,大力推进符合四川工业发展的“功能经济区”建设。《意见》还提出,四川省工商部门将继续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建立大数据,引导投资者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四川工商出台新政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