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客户尿裤子毁的是银行的形象
作者:叶祝颐


    ■叶祝颐
  6月16日上午,魏婆婆来到位于武汉市唐家墩路国资大厦一楼的汉口银行办理业务,取号后等了30多分钟仍然没有叫到自己。突然,魏婆婆感到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却发现银行内的厕所门锁上了。内急难忍的魏婆婆反复请求保安、大厅经理等工作人员都被拒绝。由于找不到厕所,魏婆婆尿了裤子。(据6月17日《武汉晚报》报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外出如厕难的问题已经成了城市的通病。像银行这样的公共服务场所的厕所对外开放,不仅可以缓解市民如厕难的矛盾,而且开放厕所对银行提升形象,赢得市民支持与信任,聚集人气也有好处。
  客观地讲,银行厕所对客户开放以后,由于上厕所的人数增加,确实会给银行增加管理难度,带来环境压力,还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甚至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但是,从公共服务行业的角度看,银行厕所只为内部员工服务,根本不在乎客户的感受,既显得小家子气,也会让银行服务形象打折扣。
  银行作为公共服务单位,应自觉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尽到社会责任,拉近与广大客户的距离,赢得客户的口碑与尊重。银行不应该以纯市场的眼光看待厕所开放问题,没有理由拒绝在此办理业务的客户如厕,甚至也不应拒绝前来寻求“方便”的市民。面对质疑,银行不仅不反思服务不足,想办法予以弥补,反而摆出一副傲慢的脸孔,回避公共服务责任,让人遗憾,更让人失望。
  从长远来看,银行拒绝客户上厕所,也是得不偿失。银行在向客户关闭“方便”之门的同时,也丢掉了客户心中的“印象分”。如果作为公共服务者的银行不会尊重客户,吝啬到连厕所都不愿意给客户使用的地步,又怎能指望它方便客户,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客户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
  总之,银行不方便客户,看起来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琐碎小事。但是这样的琐事也在考验着公共服务单位的服务理念与社会责任,折射出银行是否真正将客户当作上帝,是否以人为本的问题。银行应打开厕所大门,化解客户的内急尴尬,重新赢得客户的支持与信任。对银行与客户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银行为何就不明白这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客户尿裤子毁的是银行的形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