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搭建社会共治平台形成合力
哈市消协监督员维权千次获好评
作者:杨宝学 刘传江
图片


    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林安林 (前排右一)为以王积英 (前排左一)名字命名的消费维权志愿服务队授牌。

■杨宝学 本报记者 刘传江 文/摄

  “他们”活跃在消费维权领域的第一线,“他们”在政府听证会上直抒己见,反映消费领域民情民意,“他们”义务向消费者传播消费知识,传授消费维权技能,“他们”中有教师、法律工作者、退体职工、在校学生,“他们”就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义务消费维权监督员。
  自2009年以来,哈尔滨市消协在原义务消费维权志愿者的基础上向社会广征消费维权监督员,义务帮助消费者维权,6年时间该协会陆续聘请了百余位消费维权监督员,无偿为身边的消费者维权千余次,涉及金额近百万元。这些监督员中年龄最大的81岁,平均学历都在大专以上,最高学历为博士,他们当中涌现出许多义务消费维权典范。

81岁监督员义务维权20年

  据介绍,哈尔滨市消协从2009年第一次面向全市招聘消费维权监督员开始,到现在已经6个年头了,每次公开招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众多市民纷纷致电询问报名事宜。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年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成立大会上,一位满头白发、身材削瘦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哈尔滨市消协秘书长林安林告诉记者,老人叫阎志圣,今年已经81岁,是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中年龄较大的一位。林安林说,阎志圣已经义务为消费者维权20多年了,帮助他人维权1000余起,通过司法程序的30余起,全部维权成功。多年来,阎志圣先后获得中国3·15奖章、黑龙江省3·15奖章、中国十大公益维权人物、全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黑龙江省打假英雄、哈尔滨市维权明星等荣誉。
  说起这些年义务维权苦与乐,阎志圣告诉记者,最开始义务帮消费者维权时,他自费复印很多有关《消法》的宣传单,到哈尔滨市内各大商场发传单,寻找需要帮助的消费者,但效果不理想,很多人误认为他是骗子或者在忽悠人,没有多少人愿意搭理他。经过一年的努力,有媒体开始关注他,采访报道公布他的联系电话以后,阎志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消费维权的事也多了起来,早出晚归,生活很充实。起初找到阎志圣的只是哈尔滨市的消费者,后来逐渐有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等地消费者向他求助。
  20多年来,阎志圣骑着自行车,夹着包到各个商场“巡视”检查,他几乎走遍了哈尔滨市的各类商场、超市。
  多年的义务维权也让阎志圣“惹”了不少人,阎志圣说,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他家突然被报复者用砖头击碎17块玻璃。阎志圣的老伴和儿女们不止一次地劝诫他:“这么大岁数了,适可而止吧。”阎志圣说:“干点事情总要付出点代价,否则也没有意义。”
  谈起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阎志圣说,起初的几年他都是单打独斗,力量单薄,而且面对的都是个体投诉,后来他加入到哈尔滨市消协的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义务监督员队伍,终于有了维权新方向,除了处理个体消费投诉外,更多地关注消费热点问题和公共垄断行业的侵权行为。

“王积英服务队”组团维权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哈尔滨市消协推荐的消费维权监督员王积英被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央电视台授予“3·15特别贡献奖”,此后,慕名找他维权的人更多了,有的外省市消费者也找他寻求帮助。不久前,哈尔滨市消协以他的名字命名组建了“王积英消费维权志愿服务队”。
  如今已过六旬的王积英,义务维权30多年来,经常自掏腰包,跑断腿,磨破嘴,为素不相识的人不辞辛劳地维权,帮助弱势群体呐喊。他的维权涉及领域广泛,小到水、电、煤气、家用电器等,大到电信不合理收费、拖欠民工工资、旅游欺诈等。他义务帮助维权数百起,帮助索赔和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累计数百万元,他因此被人们称为“民间维权明星”。
  对于“维权明星”这个称号,王积英告诉记者,他年轻时爱打抱不平,还曾在派出所“蹲”了一宿。从此王积英便开始自学法律知识。之前帮人维权写材料时都是用手写,现在没人用手写了,都用电脑打字,于是王积英在57岁时学会了打字。面对困难王积英也曾想过放弃,但是有人找他投诉一些不公平的消费经历时,他又坐不住了。
  2012年末,哈尔滨市罗先生摔了一跤,左腿膝盖处摔坏了,需要用钢板、钢钉固定。手术后,罗先生的腿一直发炎,他怀疑这里面有别的问题,慕名找到王积英寻求帮助。
  起初,王积英对医疗器械一点也不了解,通过查找资料、询问专家、找供应商核实,最终查到,像钢钉这样的医疗器械在产品上都有一个批号,并且要在病历中贴上使用产品的批号,而罗先生的病历上并没有这些。
  2014年7月中旬,王积英带着整理出来的将近8厘米厚的材料找到了医院,逐一向医院进行询问。看到如此精心的“备战”,该院院长承认了他们的失误。最终,罗先生拿到了医院的赔偿。
  对于以他名字组建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王积英说:“以前维权都是自己搜集材料,整理资料帮消费者维权,以单打独斗为主,现在成立了服务队,是团队在战斗。”目前服务队有10名成员,包括律师、机关公务员、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等。

敢于叫板行业垄断

  近年来,哈尔滨市消协消费维权监督员依据《消法》赋予的权力,分别参与了《黑龙江省供热条例》调整听证会、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电力价格调整听证会、水价调整等多个听证会。其中在2009年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消费维权监督员刘天晓作为唯一反对涨价的消费者代表,敢于和行业垄断叫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自2001年起诉邮政储蓄不守承诺案件胜诉以来,刘天晓屡次向电信、水电、煤气、供暖、银行保险等垄断强势行业开炮。
  数年来,刘天晓共参加过4场听证会,他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我反对!”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他曾多次把邮政储蓄、农行、铁路等告上法庭。
  如今的刘天晓两鬓早已斑白,但向记者讲起当年的维权经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刘天晓说,2004年,他偶然发现消费者使用某银行哈尔滨分行发放的燃气收费卡,每年被代收10元,燃气公司和某银行签署协议,消费者用燃气就得由该银行代收燃气费。该银行哈尔滨分行一边收取燃气公司的代理费,一边又来收用户的钱。刘天晓一算,哈尔滨300多万人,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元。刘天晓立即四处搜集证据,找律师,准备起诉。获知刘天晓的准备工作后,该银行哈尔滨市分行退缩了,告诉刘天晓官司不用打了,这1000万元他们不要了,退还给消费者。
  在刘天晓的义务维权经历中,遇到无数次被投诉方出钱收买他,让他放弃维权的经历,都遭到他严词拒绝。刘天晓笑着说:“保持一颗公心是公益维权的精髓所在,而面临恐吓、威胁,我倒觉得很正常。”
  如今64岁的刘天晓仍然活跃在维权的一线上,刘天晓告诉记者,打假维权已是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将继续做下去,直到生命尽头。
  林安林表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哈尔滨市消协的工作重心也在发生转变,消协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消费维权合力,搭建维权共治新格局,并按照依法治国理念,动员和推动社会各界更多人士加入到消费维权监督员的队伍中来,共同履行《消法》所规定的各项责任、义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哈市消协监督员维权千次获好评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