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景区游商骗取马来西亚游客8000余元
桂林两级消协联手维权
作者:周锦珊 顾艳伟


  本报南宁讯(周锦珊 记者顾艳伟)日前,马来西亚消费者沈先生通过电子邮件,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消费者协会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告知已经收到1333美元的退款,这一切都缘于沈先生到桂林市龙胜县旅游时的一起遭遇。
  今年4月11日,马来西亚人沈先生和朋友一起在桂林市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游玩时,看到一名小贩正在销售一种叫做“回春草”的中药材。沈先生便停下脚步和小贩攀谈起来,此时,一位自称是某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也来到中草药摊前,并拿起药材仔细查看,嘴里不断惊叹说这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这位“教授”告诉沈先生,这种“回春草”具有益气养血、延缓衰老等神奇功效,是民间不可多得的“名贵中药材”,市场上非常少见。随后,“教授”煞有其事地与小贩“讨价还价”。当价格从18元降到8元后,“教授”便捡起药材称重,小贩随即将药材打成了粉末,而“教授”则以到车上取钱为由拿起打好的粉末离开。
  看到“教授”都“购买”了这种“名贵药材”,沈先生也想买一些。没想到,打好粉末后,小贩告诉沈先生,药材总重1.08公斤,价格为8480元。
  沈先生闻言大吃一惊!“不是8元1斤吗?”结果,小贩告诉他是8元1克,打成粉末后不能退换。沈先生表示,身上没有那么多现金,小贩说可以刷卡结账。
  回到市区酒店后,沈先生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到酒店附近的药店查询这种药材的实际价格,结果发现自己购买的“名贵药材”只是普通中草药,总价值不足1000元。此时,沈先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遭遇了骗局,所谓的“教授”只不过是药贩的“托”而已。
  2015年4月13日,沈先生来到桂林市消协投诉,要求药贩退回多收的7000元药款。由于4月14日沈先生就要回国,桂林市消协工作人员立即将此投诉转到了龙胜县消费者协会,并要求龙胜县消协展开调查,寻找药贩核实情况。
  龙胜县消协接到投诉后,立即启动快速处理机制,派人赶到景区调查取证。发现该药贩只是临时租用景区内的摊位,事发已经3天,景区负责人也不知道该药贩现在何处。
  既然沈先生是通过刷卡支付的费用,是否可以通过POS机查找到药贩呢?龙胜县消协工作人员找到出租摊位的摊主了解情况,摊主表示,沈先生是通过他的POS机刷卡支付的费用,消协工作人员随即要求该摊主协助寻找药贩。
  经过连续3天的不懈努力,4月16日,在摊主的协助下,龙胜县消协终于找到了药贩,但药贩提出要沈先生把药材寄回来,才能退款。
  龙胜县消协将情况汇报给了桂林市消协,桂林市消协工作人员通过电子邮件与已经回到马来西亚的沈先生取得联系。几天后,沈先生回复说,马来西亚禁止邮寄粉末状的物品出境。鉴于这种情况,龙胜县消协再次联系药贩,并要求药贩将全部药款退回,自知做了亏心事的药贩最终同意退回全部货款。
  因龙胜县城的金融机构没有国际汇兑业务,无法将人民币汇给沈先生。最终,桂林市消协通过中国银行,在扣除200元手续费后,将8280元兑换成1333美元,汇入了沈先生的账户,一起跨国消费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桂林两级消协联手维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