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刘伯涛 记者尹训银)“三夏”生产在即,为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满意的农资商品,保障“三夏”生产顺利进行,近日,山东省莒南县工商局采取多项措施强化“三夏”农资市场监管,全力维护安全有序的农资市场秩序。
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车辆152余车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00余家,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下达责令通知书5份,收缴虚假宣传材料90份,受理投诉2起,接受农民咨询600人次,立案查处涉农案件2起,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提供维权咨询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指导农资经营户守法经营,向农民介绍识假辨假知识,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维权,增强农民识假防假能力,确保其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大力宣传和普及识辨真假农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送法律法规进企业和商户,送打假知识进乡村、进农户活动,提高农民识假辨假的能力,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行政指导,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督促辖区农资经营者执行索证索票、两账两票一卡一书或一票通的同时,进一步要求农资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购销台账制度、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制度、不合格农资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和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度,切实用制度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严把农资质量市场准入关,防止不合格农资商品流入市场。
强化市场监管,按照网格化监管手段,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制,做好辖区内农资经营户的日常巡查工作,加大农资市场巡查频率。各工商所在“三夏”期间,对每个经营户每周至少巡查一次;同时,强化监管执法,规范经营行为,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为重要商品,以城乡农资产品集散地为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进行拉网式检查,清理整顿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依法严厉查处销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等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
强化农资消费维权,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网络作用,完善举报平台,延伸维权网络。深入开展“12315进农村、进市场”活动,发布农资市场消费提示,随时掌握农资市场商品质量状况,及时调解处理农民消费投诉,确保农民举报投诉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