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讯(张斌 记者徐文智)随着中、高考结束,暑假即将到来,各类补习班、兴趣班也应运而生。近日,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接到多起有关暑假补习班收费、虚假宣传等问题的咨询与投诉,陕西省消协提醒学生家长,暑假补习班参差不齐,家长们需要仔细辨别,为孩子报补习班时,谨防被蒙骗。
不要片面听信招生宣传。有些补习班为了自身利益夸大其词,打着名校、名师、纯外教的名义进行招生宣传。家长应该多方了解、实地考察,或采取先试上(听)课再报名的办法,以免被虚假宣传内容所误导。
了解补习班的合法性。最好先了解清楚该补习班是否经教育部门批准合法办学,有无办学资质,特别要看清许可证上规定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同时应对办学方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如查看补习机构的硬件设施、办学环境;要了解补习班老师的教学水平、教育方式与方法,以及孩子是否适应等相关问题,再做决定。
签订书面协议。报名时,一定要与补习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约定补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课时费、资料费、退费、师资力量和相关教学培训设施等;对于补习机构的书面宣传承诺或口头承诺也要写入合同条款。
索要和查实消费凭证。注意查看拿到的收费单据是否为有效凭证,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防止“黑”补习班;注意保留证据,作为事后维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