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室外热浪滚滚,也吹热了空调企业期待旺销的心。但是,业内专家指出,在低迷的市场状态下,不论是快速攀升的气温,还是激烈的价格战,都不能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逆势求变才是企业的自救良方。
2015开年以来,空调行业整体面临高库存压力,产销遭遇挫折。在价格战的持续刺激下,3月家用空调市场零售量额出现了短暂的增长,但进入5月后,空调厂商“以价换量”的预期日渐落空。奥维云网1-5月监测数据显示,家用空调线下市场累计零售量同比下降6.5%,零售额同比下降11.3%。这表明,单纯的价格战已无法改变低迷的市场需求。
前不久又有消息称,今年夏天致命热浪横扫印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了48摄氏度,并预测我国北方地区也将出现极端高温。随后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厂家专门召开会议,安排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带来高温后出现的商机。
对此,奥维云网助理总裁张彦斌指出,企业通过价格战,或指望气候救市的想法都不靠谱,而是应立足行业的现状,调整策略,在逆势中寻求变革之法。
奥维云网分析师李晶晶认为,企业首先应紧抓更新换代潮,掘金变频市场。近几年,在国家节能环保大方针的推动、人们消费观念转变以及购买力提升的背景下,变频空调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增速远超过行业增速。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08-2014年我国变频空调销量占比持续上涨,预计到2015年变频空调市场占比或将达到63.5%。
其次应争走“年轻化”路线,投身细分市场。纵观整个空调市场,品牌的发展从单一的主流产品开始向各细分市场扩张,大多数细分市场都明确指向了正在成为消费主流的年轻消费群体,各大空调品牌纷纷转身“扮年轻”。其中美的空调抢占先机,推出国内首款儿童空调以及I青春系列智能云空调;奥克斯空调也紧随其后于近期推出全球首款儿童智能空调,并宣布实施年轻化的品牌发展战略;格兰仕早在去年就发布了互联网专属品牌“UU”,产品定位年轻消费者;长虹也拥有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互联网专属品牌长虹CHIQ……
同时,今年两会以后,“互联网+”成为最热门的词汇。空调产业也掀起新一轮的技术革新。通过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各大品牌对智能化产品投资与渠道推广力度也不断加大。
张彦斌认为,对空调企业而言,过去20多年中国空调产业的快速崛起,若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人口等外部红利,那么未来10年中国空调产业的持续领跑和转型,或将得益于“高端化及互联网”等内部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