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微信加公众号送礼品暗藏陷阱
作者:胡军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只要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截图、转发或主动说话,就能收到礼物?最近,微信中这样的广告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手表、水杯、太阳镜、口红……各种礼物五花八门。
  但是,真的有那么多免费的礼品从天而降吗?

关注公众号跳出色情链接

  日前,北京消费者赵先生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多年挚友转发的微信:“改变世界的耳机,偏执狂的产物,推广期间免费派送”。出于信任,赵先生不假思索地添加了这个名为“声宴耳机”的公众号,并按要求回复了“耳机”两个字。结果很快弹出回复:“亲爱的粉丝您好,请打开链接:http://*&^%#@@$%^^.com。请将活.动fen.享到盆友圈,并截图发送给我们公众号即可参与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获得我们提.供声宴耳机一套。我们的客服MM会联系亲~活.动结束前取消关注者会没有哦(请保留分.享作为领取凭证)。”赵先生分享并截图发送给该公众号后,又接到回复:“四位客服MM紧急回复中!后台消息太多,未能及时回复,抱歉!如果您已将本活动芬(原文如此)享到盆友圈+截.图发给声宴耳机就代表成功参加活动了!如果没有,请分享+截图哦!感谢您来参与我们的活动!”随后,该公众号又回复一个图片,上有一妖艳女子,后面的文字上写着“火辣激情视频18岁,禁止关注哦!有你想看的视频短片哦”,落款是“声宴耳机”。
  “当时并没有注意看,就按要求再点击了一下,结果就关注了一个叫‘芊芊’的公众号,弹出的回复是‘你.董.的’。有点莫名其妙,就又点了一下,发现这几个字其实是一个链接。”说起当时的经过,赵先生感觉很不爽,“主要是朋友发的,根本就没动脑子去想,稀里糊涂就点了。”
  根据赵先生的介绍,记者点击了这个链接,结果弹出一个“不喜勿点”的链接,上面有一行蓝色小字“观念保守者禁止点击此处”(未满18请止步)。点击这行小字后,弹出“黑哥看pian教程”,详细描述了一个“黑哥平台最新看pian规则,里面包含了四个微信号:十分有料、午夜笑谈、浮力大哥、笑谈三声。随意点击后,就自动添加了这些公众号,然后就进入一个“右手的导师”公众号。“从那时候开始,每天晚上这几个公众号就会发一个码,填入这个码以后,就可以看到那些不堪入目的视频,纯粹就是极度下流的色情内容,让我非常恼火,再找原来那条缺德微信分享,点击进去却显示‘该公众号服务已到期,暂不提供服务’,但是,那个什么芊芊、声宴耳机的号都还存在。”对于这段糟糕的经历,赵先生认为欺骗手段太恶劣了,“一是利用对朋友圈的信任,二是搞所谓的礼品赠送,三是多重隐藏,让人防不胜防。”
  记者在验证了这些公众号仍然在传播淫秽色情视频后,通过微信进行了举报,目前这些公众号均已被封。

公众号礼品或名不符实

  日前,北京消费者栾先生也在朋友圈看到一个链接,有个公众号声称只要关注就送一个容量16000毫安的移动电源。没想到,在他老老实实按照提示操作,并最终支付了15元邮费以后,却没有收到移动电源,而且该公众号已经因被多次举报后关停。“真是不能相信天上掉馅饼!我也是那天偶然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个链接,说是只要关注一个叫‘KP3353’的微信公众号,就可免费获赠一个知名品牌的移动电源。操作很简单,只需要4步:关注公众号、截图、群发到朋友圈、将自己的资料发给公众号。”回忆起当初的经历,栾先生称当时就是侥幸心理作怪,“看来这个操作模式已经很熟练了,就是专门骗钱的”。
  栾先生按提示完成操作后,收到该公众号发来的一条提示信息,需要点进一个链接,填写收货人信息,并需要支付15元的邮费。栾先生想都没想就直接通过该公众号提供的二维码将15元的邮费支付了。几天后,等栾先生想起此事再次点进该公众号时,发现该公众号已被注销了,并且无法通过搜索公众号查到。
  无独有偶。最近,黑龙江省消费者孟小姐也因为看到一条朋友圈的微信,轻信真的有赠品而损失了25元快递费。“说是只要关注就送一块手表,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真收到发来的快递了。不过,在收快递的时候,被要求先付25元快递费。等拆包一看,哪是原先说的价值几百块钱的手表啊,估计也就值个十来块钱的电子表。”说起自己贪小便宜吃亏的经历,孟小姐仍然非常自责,“虽然说上当不大,但心里确实很不舒服,还是占便宜的心态做怪,要不咋能被骗呢?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微信里面的骗子也太多了,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息,我就试了这么一回就上当了,估计上当的人不会少。”

陷阱重重 切莫轻信

  记者就此事咨询从事快递业多年的何先生后得知,此类事情非常多。据何先生介绍,很多从事欺骗性营销的微信公众号都是这么干的,标的东西非常诱人,但是需要收快递的人付邮费。其实,骗子挣的就是这个钱。“一般小件,我们快递站也就收个一块两块的派件费,公司估计最多也就能拿到5块钱,其他的就是那些人挣的,一是钱不多,一般人也懒得计较,二是即便你跟他较真,人家说就是这个东西,你也只能吃个哑巴亏。”对于微信公众号免费派送礼品一事,何先生表示非常普遍,“不贪便宜就好。好一点的,还能给你个东西,有的直接让你微信转账邮费的,等你去追问,人家就直接把号关了,更让人烦心。”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此前确实有过通过加微信公众号送礼品、礼券等东西来积累人气的商家。但是,现在已经派生出两种骗局,一种是打着免费的幌子,用非常低廉的产品以次充好,以虚假广告为诱饵,赚取所谓的“快递费”。虽然,这么做每单赚的不多,但成本非常低廉,上当的人一多,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另一种就是骗人进去添加公众号,然后发送色情内容,引诱人对后续内容进行付费,或者拼到一定的粉丝量以后就可以获得广告支持。这一种,欺骗性很大,经过多重公众号转移关注后,被举报的概率就要低得多。
  “因为现在确实有一些商家在推广的时候免费派送商品、礼券,甚至直接发红包什么的,搞得市场非常混乱,所以消费者对于这种朋友圈里出来的免费派送礼品微信缺乏警惕,很容易上当。”对于通过微信“加公众号送礼品”的现象,曾经为多名消费者提供过免费法律咨询的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秀生律师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没有贪念就不容易上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家电·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微信加公众号送礼品暗藏陷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