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生命在呼唤”推动全国热水器行业大整顿
作者:田珍祥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田珍祥
背景
  1987年,全社会热水器保有量仅30万台,而1991年全国产量则突破了206万台。毫无疑问,已经形成规模经济的热水器产业,给上千万消费者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愉悦和享受:无论洗澡抑或刷碗、洗衣,热水器莫不显示出其快捷、方便、卫生、经济之长处。与此同时,热水器的安全性问题也屡受质疑,由此带来的伤亡事件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以来全国发生了上百起因使用热水器洗澡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恶性事故,数百名消费者命丧黄泉,其中妇女、儿童尤多。
  记者根据近年来发生的热水器致死事故,采写《生命在呼唤——来自使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致死事故的报告》,呼吁生产厂家重视质量,监管部门严把质量关,捍卫消费者生命安全。
回顾
  1991年前后,使用热水器致死事件再度集中发生。据记者粗略调查,仅辽宁、安徽、北京、青岛4省市就有18人死亡、1人终生残废。1990年春节前后,辽宁锦州市一名10岁男童和银行一女职员先后死于某品牌热水器;1991年3月9日,山东省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家属、15岁少女柳彬用某品牌热水器洗澡时身亡;5月2日,北京针织三厂女工汪春华携8岁女儿张楠洗澡时双双离世;1992年1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节目报道,北京中关村某研究所一对夫妇使用热水器双双离世。
  记者多方走访取证,于1992年2月24日刊出了《生命在呼唤——来自使用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致死事故的报告》,对热水器致伤亡案进行了披露。
  上述案例中,因使用没有安全保护装置产品的受害人,已知有7死1残。记者根据调查,发现在1986年12月《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国家标准》实施之前,部分产品存在设计缺陷,有30万台老旧产品未安装保护装置。
  北京等地发生的事故是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所致,厂家未按标准或者擅自扩大燃气喷嘴口径,质量低劣,管理不善造成低劣产品在市场上横行,危及生命。
  1986年前后,全国曾发生多起热水器伤人事故,在朱镕基等领导同志的推动下,原国家经委等5部门于1986年6月和7月两次就热水器问题发出紧急通知,就生产、销售、安装、服务乃至修改说明书等做了详细规定,在全国开展了一次整顿。遗憾的是,有不少生产、销售、安装单位对上述指示和规定采取了阳奉阴违、有章不循的态度。
  记者通过报道呼唤国家各部门尽快实施热水器生产许可证制度,同时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并建议企业和政府联手,召回旧产品,以旧换新,消除隐患。
影响
  经本报及其他媒体呼吁,热水器问题在当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技术监督局表示,将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实施热水器生产许可证制度。1994年4月20日,针对媒体的关注,全国燃气热水器质量安全紧急会议在京召开,轻工业部宣布采取7条整改措施。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的标准近年来不断修改,标准越来越严格和细化,并且不断有配套的标准在出台。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20665-201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并将于2016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报这篇报道获得第7届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三等奖、第6届全国维护消费权益好新闻作品奖。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回顾篇·捍卫生命安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生命在呼唤”推动全国热水器行业大整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