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提速降费——政府在做 用户在盼
作者:次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自打5月份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措施之后,时间已过去了半年。半年来,提速降费究竟做了哪些工作?用户还有哪些期盼?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解答,称相关目标即将实现。但对不少用户来说,似乎并没有很明确地感受到提速降费的效果。

提速 光网4G正在加速

  “提速主要是网速的提升,降费就是降低资费,这要分成两个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说,“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这项工作。这项工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开展提速降费,同时又下发了国办41号文件。总体上看,这个文件下发之后,工信部一直在积极推动各电信企业抓紧做好网络提速降费落地的各项工作。”

  提速首先要网络好,三家运营商为网络建设投入了巨大财力。张峰说,在网络建设和升级提速方面,截止到今年的三季度,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的投资已经达到了2590亿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或者超过4350亿元;同时,新增光纤到户覆盖的家庭也要达到或者超过1.3亿户;4G基站的规模预计将突破150万个。

  张峰认为,现在来看,按当初工信部的提速降费的部署,基站也好、用户也好,都有可能提前完成这个目标。从各地的情况看,各地也正在抓紧建设全光网城市。随着光网的建成,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的平均接入速率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因为光纤到户之后,就为提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我们用传统的网络,提速是有天花板的,主要有一个经济成本的问题。”张峰说,“光纤到户之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现在三大基础企业都在全力推动全光网城市建设,这个势头是非常好的。”

降费 提速不提价

  张峰说,降费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降价,包括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资费。另一个是提速不提价。

  在网络降费方面,三家运营商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各地固定宽带资费的下调工作。虽然还需要一些计费系统的设备改造工作,但现在看来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据初步统计,截止到目前,50兆和100兆带宽的价格平均分别下降了30%和20%,其余的速率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提速不提价。

  提速不提价,提高性价比的工作也在全国同步展开。在移动流量的资费方面,三家运营商相继推出了面向全国移动用户、每月49元到60元、包含2G流量的资费套餐,也就是49元到60元可以享受2个G的流量。同时,10月份开始全面实施面向所有移动用户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可以转存到下一个月。此外,还陆续推出了各种降低国际漫游费、流量资费的措施,国际漫游费用的平均降幅也超过了80%。

  张峰说:“不管是提速还是降费,都有一个好的开端,也正在根据5月份确定的目标实施并全力推进。”

解决 持续引入竞争

  “提速降费可能离广大用户的期望值还有一些差距,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张峰表示,他自己作为电信用户,对大家的期待感同身受。“我们都一样,确确实实希望速率能够更快一些,价格能够更低一些,这是我们今后不懈努力的目标。”

  针对社会舆论和用户对提速降费的不满和进一步期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提速降费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说一年在某一个阶段就能做到,是需要持续不间断地咬定这个目标往下推进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特别是广大用户的期盼,我们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苗圩说,“希望大家与政府进行更多的交流和监督,也包括对企业的监督,共同做好提升速率,降低资费,以惠及更多用户。”苗圩认为,国务院文件的要求不是仅仅对今年一年,而是对今后几年都有一个年度的目标要求,因此需要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国家很大,运营商也比较大,又分很多管理层级,无法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苗圩认为,解决上述问题要靠进一步鼓励竞争。他说:“竞争是促使企业改进服务、降低资费、提高网速最有效的一个办法。这两年我们在这些方面试图做一些尝试,现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引入竞争的手段包括在移动通信方面发放了42家移动通信转售试点批文,允许42家民营企业进入到移动通信领域。在固定网络的建设方面,从今年年初开始,在16个城市向民营企业发放了宽带接入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试点批文62家(次)。此外,工信部也在力图推进三大运营商建立一个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而现在的竞争格局是不均衡的。苗圩说:“随着这些工作的不断推动,我相信,大家的网速会越来越快,服务会越来越好,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网络·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提速降费——政府在做 用户在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