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同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已经编制完成,目前处于试点和推广阶段。
当下,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适应并主动运用数字化等技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随着上述《标准》的完成和试点,接下来应该进一步完善非遗数字化采集、资源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标准规范等一整套详细的、可操作性的标准,指导全国非遗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报告》撰稿人之一的倪彩霞认为,应加快构建国家级非遗数字资源库体系和特色非遗数字资源库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遗基因信息库。她还认为,数字传媒对扩大非遗的公众影响力,带动外围产业参与,实现非遗的“活化”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科技手段介入非遗保护及标准化,在为非遗保存、展示、传承和教育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传承主体权利被搁置、传承者话语丧失等新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