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嗨翻天 双十一销量大纠纷量也大跑得快 手机流量运营商们欠交代
——11月消费维权舆情集纳与点评
作者:谭捷


    

■本报记者 谭捷
电商纠纷仍不少
售后服务难见到

  读读《工商总局:网络投诉较去年同比增四成》《工商总局发布网络市场监管意见》《南京公布消费投诉十大热点 网购投诉占比超过八成》《2014年网购正品率仅58.7%》《网络购物投诉剧增 上海市工商局约谈知名网络企业》《不良商家或趁机抛售库存及滞销产品》《网购好评返现调查:一两元就被收买 有的根本没交易》《电商临近双11暗抬价 部分商品打折仍比促销前贵》《亚马逊购买浪琴手表保修卡为“无效卡” 售后称不保修》《微店仍在违规卖食品 商家没许可证平台不查》《想投诉,淘宝卖家却好像“隐形人”》《中国双11快递爆仓 网购大军苦等包裹》《珍爱网被指“下套敛财”:邀去门店后步步收钱》《消保委暗访:“饿了么”商家证件照符合率为0》《客户国美低价抢到手机遭砍单 只赔300代金券》《快递员不满薪资双11后停工 万件快递积压》《佛山:小家电投诉倍增 网购纠纷占六成》《上海双11至今网购投诉2862件:收货退换困难》《国美在线一年内四曝违约 “砍单”逐利损害国美品牌》《佰草集天猫店促销被疑作假中奖人为何不存在》《网上奸商会把假货发给谁?揭秘奸商新玩法》《逾七成受访者网购遭遇问题 劣质门最常见》《双11“血拼”的手机到货:我有电池没手机 他的手机没电池》等报道,网购顾客心也是醉了。
  ■点评:今年是双11的第七年,每逢双11,购物嗨翻天之后便是电商纠纷不老少。说是“销售量大、纠纷数量也大”应该没错,可出了纠纷遇到投诉就“隐形”,错就大了!如果真是无心之过,恁就知错就躲呢?更可恶的行为是“下套敛财”、没有交易却买“好评”、违约“砍单”、促销作假……对这样的有心欺诈,不仅要约谈,还要查实后依法处罚。
旅途还是不太平
游客总是被欺负

  《南航乘客投诉999称遭欺骗误诊 卫计委要求调查》《在线旅游成消费纠纷新热点 文字陷阱比比皆是》《网购999元港澳游 被迫花5000元购物》《游客遭强制消费投诉 携程承诺赔偿但要求保密》《港媒卧底揭低价团乱象:导游唱衰景点 团友泡面充饥》《记者暗访海南旅游骗局:拒加钱被骂“卖国贼”》《途牛登机前取消游客巴厘岛游 协商赔一半来京花费》《携程网上订直飞航班变经停 所有的人都在找泡面》《湖北首次对4A级景区亮剑 归元寺等5家景区被警告》《低价一日游乱象:途中收取高价自费游客遭闭门强卖》《海尔被曝勾结旅行社骗客 港澳6日游5天购物》《江苏游客新疆吃自助剩1200克被罚2400元》等报道,只是11月媒体披露的旅游纠纷的一小部分。
  ■点评:乘飞机得急症遇南航拖沓、999急救被认为涉嫌利益输送或许是小概率事件,但被迫购物、航班延误、挨宰、挨骂、挨打……这些旅游当中的不和谐音,却已经屡有所闻、屡见不鲜了。为什么国内旅行社总出恶劣事件,竟管也管不住?屡屡背后又岂止是一个“体制问题”就可以说清。
手机流量“跑得快”
运营商们欠交代

  抬头看看《数据显示流量偷跑一年国人为此多花近400亿元》《女子将手机放抽屉充电 3小时耗23G流量被停机》《视频:男子手机流量1天跑1GB 投诉后获赔80元话费》《女子手机流量一夜莫名疯跑50G总费用15425元》《3天用500M用户质疑流量跑得快 投诉后获赔100M》《流量跑得快:运营商缺一个交代》《流量“被偷”,运营商有自证清白的义务》《手机流量“偷跑”,谁的责任》《屡遭质疑“偷流量”运营商莫再沉默》《让流量跑得快成APP通病》《APP与运营商协议偷流量 一次解锁消耗0.76M流量》《手机流量偷跑大部分系APP所致安卓手机最多》《流量莫名其妙“偷跑”好多都是APP“搞鬼”》等等报道,低头看看你的手机。
  ■点评:这一阵子,“手机流量跑得快”成为媒体焦点和消费者的烦恼,而这“跑得快”绝不是指几十M这样的小数字。流量就是金钱,不是自己用去的,却要为此付费……媒体和消费者当然对此不满,当然要讨个说法。然而,在流量多或少的衡量标尺只握在运营商们手里时,消费者能要到说法,或者说能要到真实的说法吗?还是专家说得好:电信流量计费应引入第三方监测。
食品安全经常讲
商品问题时常出

  看过《中国5年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7万吨》《暗访超市食品代工厂:包子掺假肉 工人打死老鼠接着包》《牛肉掺着猪肉卖 每斤便宜8元》《小店售卖“脑残片”专蒙小学生 6元一瓶用法类似“服药”》《爱他美奶粉连曝质量事件:氯酸盐超标》《株洲查出一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 “辣条”榜上有名》《两家四川食品企业产品异地抽检不合格》《男子买三文鱼变质退货 商家要先签协议不再投诉》《山西查获6200余箱假冒名酒涉案金额近亿元》《永辉超市卖调料袋上俩日期 相差7个半月前一个现涂痕》《包装写着硕大“牛肉粒”里面却是猪肉》等报道,还是让人们大跌眼镜。
  ■点评:曾记否,当年山西朔州假酒害死过多少人,如今仍有假冒名酒在害人坑人。超市为牟利就涂改商品保质期,就为伪劣食品开绿灯,就往包子里掺假肉……近来,许多知名超市都登过类似黑榜。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不能有死角,更没有止境。
质量服务难如意
车主花钱还受气

  《奔驰顶级车型3日内两召回削减成本诱发质量问题》《车内异味致多名车主身体不适 宝马回应:对人体无害》《汽车厂商的要命事全碰上特斯拉神话正在褪色?》《变速箱异响成汽车顾客投诉最多的汽车故障》《4S店拒绝自带机油保养 不合法!》《奔驰零整比:更换GLK全部配件费用可买9辆新车》《购车者遭分期公司篡改合同诈骗 按期还贷仍扣车》《4S店质押“合格证” 连累新车成“黑户”》《发动机存漏油隐患 保时捷召回近6万Macan》等报道,再次让中国车主心头滴血了。
  ■点评:汽车业内人士曾经这样说:如今的车市是卖车赚钱少,售后不得了。看看奔驰的“零整比”,再看看4S店们的作为,你不由得不点头。可车主的感叹是:买车便宜了可质量差了,常进店常维修常受气,买的总还是不如卖的精。
多类商品质量差
住房糟心到几时

  《碧桂园质量门引发业主维权潮6省13地项目全沦陷》《长沙万科金域缇香陷“质量门” 业主实拍木地板长出活虫》《今年前10月长沙住宅质量投诉601例 渗漏投诉居首》《搬进新房头一天就被吵得睡不好觉 神秘异响竟来自一墙之隔的电梯》《武汉某高端别墅奇葩问题频出:没一处令人满意》《“质量门”事件持续发酵 长沙万科否认系设计施工缺陷》《41台电梯存严重事故隐患》《创维、夏普买电视售后服务“踢皮球”遭投诉》《OPPO被曝一款手机预装71个软件 vivo两月出4次故障》《湖北三季度消费投诉家电质量问题突出》《WiFi产品测辐射 10品牌仅1个达标》《小米充电口被质疑存设计缺陷 遭职业打假人举报》《售后常以肉眼判定损坏原因 电视裂屏维权成难题》《网购作业本仅一半合格超九成含有增白剂》《天猫销售儿童家具 质量抽检均不合格》等报道曝光的,是多行业都有“质量门”。
  ■点评:“买来的商品质量差”正成为许多消费者的噩梦。电视机、手机有毛病售后服务既难且贵,或许还能自认倒霉,咬碎牙往肚子里吞;而花掉多年心血甚至当“房奴”才买来的商品房“跑冒滴漏”、噪音异响、地板生虫、电梯不安全……可怎么得了?就这么糟心地住一辈子?那不是要一辈子糟心?!
虚假欺诈常见到
一不小心被撞腰

  读过《商务部官员谈农村电商:假冒伪劣重灾区》《民间打假人花2万余元买4箱假茅台获3倍赔偿》《假博彩网日流水40万元254人落网》《双11防骗指南:团伙冒充客服售假骗上百人》《“金融互助平台”运作模式似庞氏骗局 多为“三无”公司》《手游“开心消消乐”存扣费陷阱 行业缺乏监管》《日本女游客海南旅游被骗两名假导游被拘》《朋友圈里兜售癌症疫苗,一针1200元》《世茂通州项目花园变车位 业主质疑涉嫌虚假销售》《广州进口零食店调查 “韩国蜂蜜山楂茶”实为浙江造》《欧派橱柜套餐存消费陷阱 涉嫌欺诈屡被消费者诟病》《买新电脑 收“老古董”消费者遭遇电视购物广告陷阱》《店家被投诉后叫嚣:我就卖假货 你爱咋地咋地》《记者体验:中关村黑导购拉客 消费者被骗维权难》《女子被中介忽悠赴美买10套别墅 2年房价跌一半》《美容美发连锁产品来源成谜 规范迫在眉睫》《老人图便宜买大量降糖药 吃3年发现是食品》《女子叫专车被要求刷单:1分钟狂跑300多公里》《成都发布装修行业报告 七成消费者曾遭遇合同猫腻》《中融信托产品3个月夭折 投资者投诉风控两大漏洞》《韩国假冒化妆品大量流入中国 消费者海外维权陷困境》等报道,似乎总有一篇“曾遇见”。
  ■点评:一年就要过去,新年又将来到。中国人不兴新年假面舞会,但却经常遇到“假面”商品。下面的话就算是新年警语和致辞吧:假酒毁掉的不仅是老字号,还有宝贵的生命;假美容毁掉的不仅是容貌,还有美丽的心灵;假药毁掉的不仅是养老钱,还有珍贵的健康;假广告毁掉的不仅是名人的声名,还有媒体的声誉……假冒欺诈毁掉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权益,还有政府、执法者的公信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舆情】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嗨翻天 双十一销量大纠纷量也大跑得快 手机流量运营商们欠交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