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资本的驱动下,互联网+思维描绘着遍地黄金的投资前景,互联网创业意识大有席卷所有传统行业之势。
把全世界的果园通过互联网串起来,直接给消费者提供果园到家庭的直供服务,几乎是所有水果电商的梦想。
然而,梦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果园虽好,却不是自己家的;外国水果虽好,运输艰难,成本太高……
前赴后继的水果电商背负着难以承受的物流、损耗、价格恶战,在创业路上奋勇厮杀、翘盼资本……
各类垂直电商融资火爆、传销式加盟星火燎原、会员卡销售日进斗金……
那么,水果电商到底能否真正解决原产地、物流周期、人工催熟、二次污染等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问题呢?我们将逐一解析。
■本报记者 胡军
2015年,以水果电商为主力的生鲜类电商创业成为互联网创业风口的宠儿,大到京东等电商巨头,小到直营农户,各类水果电商蜂拥而入,大有千帆竞逐、百舸争流之势。
日前,几则关于水果电商行业黑马——水果营行可能存在高风险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蔓延。由此,有关水果电商业普遍存在的过度依赖融资、低价竞争致普遍亏损、赔本砸钱跑马圈地、拼命发行预付型会员卡等乱象逐渐浮出水面。
那么,是否真如业内人士担忧的一样,水果电商行业可能重蹈当年互联网“千团大战”的覆辙呢?
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创业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传统水果生鲜市场无可避免地成为互联网创业的热点。“不夸张地说,就连原来的水果批发市场的摊商都有转型做电商的冲动了,更甭提有一定种植面积的果园或水果产地了。”说起水果电商的发展,已经独立创业三年的水果电商小王不无感慨,“三五个人,组建个公司就开始搞水果电商,签约几个产地的农户或者供应商,就开始发展销售网络,然后就去谈融资,这样的创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2012年,被业界公认为是生鲜水果电商的元年。这一年,本来生活、沱沱工社、顺丰优选等一大批垂直生鲜电商横空出世,优质水果成了最大的卖点。之后,不断有新的水果电商涌现,不断有老的水果电商倒闭。不过,虽然高举创业大旗的水果电商不断涌入,但传统水果批发市场和水果店的生意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看网上的新闻确实挺有压力的,那么多的企业在投资搞水果电商,搞网上垂直销售,如何如何保证新鲜,如何如何保证原产地,如何如何便宜,真要相信这些,就会以为自己的店第二天就得关门了。”对于蓬勃涌现的水果电商,已经有三家水果店的河北水果经销商吴先生不以为然,“说得都挺热闹的,但怎么看都大同小异,说的都是差不多的一套词,没什么太多的创新,没什么核心竞争力。我觉得吧,消费者的便利、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业内人士指出,倒下以及濒临倒下的生鲜水果电商大多数经营不善、内部管理出了问题,加上价格战的动作过于生猛,使得企业在现金流上出了问题,而投资人看不到核心竞争力,自然不再跟进。
以成立于2014年9月的业内知名水果电商——一米鲜为例,这家公司从0销售到日销售量超过300吨,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其运营模式是“以销定采”,结合C2B+O2O模式,先在平台上预销售,再根据销售数据,进行采购。而其货源为:30%来自产地直采,50%来自知名品牌的主力供应商,剩下20%来自一级批发商。
业内专业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一米鲜的迅速发展,与产地直采是分不开的。目前,越来越多的水果电商,已经创业的或准备创业的,都把产地直采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营销亮点。
全业亏损难止狂热风投
“全行业亏损!毫不夸张地说,不管企业的报表做得怎么样,但亏损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为什么敢这么说呢,两条,一是没有谁家能拿出几样独一无二的水果产品来,二是市场价格决定了,利润就这么高,你要扩大规模就得让利。”正忙着与泰国几家水果种植园讨论直供合同的水果电商创业者周先生对于记者的提问,回答非常干脆,“小打小闹在微信圈里卖个水果,没准还能挣几个,要做大的电商平台,就两个字,砸钱!”
据了解,目前确实没有一家国内的水果电商声称全面盈利,经营亏损者仍占据行业的主导。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行业的整体毛利率停留在20%的水平,除去人工、包装、物流费用,实际利润率在10%以下,而前期的投入又是巨大的。更为残酷的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生鲜水果电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多数水果电商都是贴着钱在打价格战,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大宗购买,一般就是几斤一箱那么买,一单百十来块钱,快递费就得搭进去20来块钱,扣除进货成本、人工、物流,还能剩几个?”自称被深度套牢的周先生感慨万千,“以荔枝为例,进货价5元/斤,网上售价6元/斤,看似利润率达20%,但20%以上的货物在进货、送货、退换货的过程中就被损耗掉了,基本都在赔钱赚吆喝,跑马圈地嘛,都想挣大钱,没办法,投资人得看你的业绩报告。”
尽管水果生鲜电商的竞争十分残酷,但出于对市场前景的看好以及卡位的需求,还是不断有投资资本进入该领域:2015年5月,天天果园获京东领投7000万美元;9月,百果园获4亿元融资……
高投入、价格战,再加上生鲜水果电商天然的“硬伤”,使得盈利成为生鲜水果电商的普遍性难题。而这些“硬伤”,目前仍没有可靠的解决方案:生鲜水果损耗高、配送成本高、商品组织难、仓储配送难、溢价能力低、客户黏性低等。即使是被业内视为水果电商领头羊的天天果园,也不得不坦称目前还没有盈利,而且并未把短期盈利作为主要目标。
不过,自2009年成立以来,天天果园一直受到风投等投资资本的青睐。其2014年业绩显示,全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幅达150%,2015年的销售额还将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其中,2015年1月单月的销售额已破亿元。
预付型会员卡风险隐现
调查发现,目前水果电商开始悄然涌现一种预付型消费会员卡的暗流,即消费者提前预付现金,在网上或直营店消费时,可直接抵用现金。由于其在办卡时,直接以返现的方式将返现额打入卡中,相当于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可以获得折扣优惠。“在实体店不新鲜,但在电商里面,却并不多见。”经常持卡在家门口一家水果店购买水果的北京市丰台区消费者韩先生对电商会员卡并不了解,“办卡其实是基于一种信任,像我办这家的卡,因为他们在这儿做了很多年了,而且非常诚实,我每次充的钱也不多,三百五百的,就是为了买东西方便,而且还能享受折扣。但是,电商能这么干吗?要是倒闭了怎么办?创业型的公司,谁知道能生存多久?”
据了解,日前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直指存在高风险的水果电商——水果营行,就在招商书中把消费者的“充值费”作为主要盈利点。按照水果营行深圳某门店服务人员介绍,消费者可在店内充值500元、1000元、5000元三个等级的会员卡,按照充值数量分别获得100元、500元、2000元的消费卡,其中充值金额可以直接抵用现金,并获取一定的积分。这种方式似乎已成为每间水果营行门店考核的重要标准。根据水果营行内部资料,5月13日深圳布吉大卫华庭门店销售金额高达68.8万元,其中光充值卡收入一项便达到63.2万元,成为公司销售榜上的“吉尼斯纪录”。而在另一天,柳州某门店总销售额31.89万元,充值卡收入则高达26.5万元。某位曾经在水果营行深圳龙华门店工作的一线销售人员表示,因为考核业绩需要,店员必须花大量精力劝说到店客户购买充值卡。
按照同类产品比照,百果园、天天果园等实体店也有充值卡,可充0-500元不等金额,但返现金额远远小于水果营行。“对于预付型消费会员卡,建议消费者谨慎,目前水果电商的互联网创业模式还不成熟,不客气地说,今天你办卡了,明天就倒闭了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不仅折扣没了,连预存的钱也没地方要去,真正就成了鸡飞蛋打了。”对于水果电商的预付型消费会员卡,长年进行消费维权事件研究的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秀生律师特别提醒,“凡是预付的,都应该谨慎,没有第三方担保的情况下,必须得考虑企业的生命力和事后赔偿能力,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