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实习生 李希文
什么才算是好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用的,对于企业来说是好卖的。在日前召开的、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家电“好产品”发布盛典上,相关专家表示,好用的产品才会得到用户的拥护,从而成为企业好卖的产品。“自2008年起,中国家电市场的销售额虽然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但是受政策的影响,销售量的增速却是上蹿下跳。”据中怡康副总经理彭煜介绍,2008年家电市场的增幅为4.6%,此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使得2010年家电市场的增幅一度高达20.5%,但在政策空窗期时,则下跌4.8%,而2014年和2015年的市场增幅分别为5.3%和5.5%。这说明,5%左右的增幅,才应该是中国家电市场的新常态。
在这样一个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冷热不均,一些新兴品类市场增长喜人,比如净水设备市场,2015年1-11月的增幅高达37.6%;IH技术正在普及的电饭煲市场也出现了13.6%的增幅。此外热水器、吸油烟机、燃气灶、食品料理机等厨电类产品均有较好表现。但是空调和冰箱均出现了负增长,2014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则出现了-19.3%的深度调整。
家电市场进入横盘调整期,供给侧的改革成为企业自救的良方,“好产品”成为家电市场增长的动力。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各类家电产品市场均呈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如彩电,2013年1-11月,55英寸产品占比仅为 15.4%,而2015年同期则增至24.7%;多门冰箱的占比从10.8%增至26.6%;变频空调占比从63.1%提升至72.4%。而且,近两年,家电产品的平均价格均呈现了上升的态势。
中怡康通过对消费者高端厨卫消费行为的调研发现,高端用户往往会采取“线上挑选+实体店体验”的方式做出购买决策,首先会基于产品的知名度、广告及品牌的专业性初步筛选出一些品牌;之后会根据线下线上的口碑,特别是产品的差评筛选出线下体验的品牌;在线下的实体店,又会根据导购的热情程度、品牌的专业性、技术的先进性及产品的性能筛选出性价比比较高的品牌;最后则根据产品的促销情况、性价比及家装风格做出最终的决定。
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家电产品不断向智能、高端等方向发展,产品层出不穷、概念五花八门,传统的咨询、打听、试用等选购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甄别什么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家电、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产品。尤其是目前国内家电产品仍然存在以次充好、改头换面、忽悠消费者的现象,广大消费者在选购时亟须一种准确、权威、科学的选购方案——最好这种方案还是轻松的、一键式的。
为此,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评测中心先后向社会推出了《家用电器产品评测规范通用要求》(2011年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户体验评测技术规范》(2013年版),并且在注重客观评测的同时,加强主观式的用户体验评测,为家电产品提供全方位的用户体验评测结果。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信息服务平台副主任石文鹏介绍,该中心从被测产品的外观(颜色及外形)、声音(静音及乐音)、味道(不串味、制成品的香味)、触觉(触屏交互、WiFi功能)及设计理念(解决消费者痛点、生态设计)等多方位对产品进行了评测,历时半年,在评测上百款家电的基础上最终评出了44款家电“好产品”,包括冰箱、冷柜、油烟机、洗衣机、燃气灶、热水器、净水机、彩电、空调、电饭煲、浴霸、空气净化器、电磁炉等大部分消费者经常选购的家电产品。“家电产品是要提供给消费者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电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不断丰富,但却不断有消费者大呼‘看不懂’。因此,如何让‘科技更懂你’成为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好产品’将为此提供最有力的证明。”石文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