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打传宣讲进校园。
■陈培建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工商局涪陵区分局了解到,近几年来,该区在创建“无传销区”活动中,惩诫结合、防打并重、群策群力织密防传网,实现了全区310个无传销村、109个无传销社区、6个无传销乡、12个无传销镇和8个无传销街道的工作目标。
启动创建
“近年来,涪陵打击传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作,狠抓查处,对传销保持高压态势。同时,要加大防范和打击传销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力争在2015年底成功创建无传销区。”2014年9月17日,重庆市涪陵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康中在创建“无传销区”启动仪式上宣布了上述工作部署。
当天,涪陵区工商、公安、法院、检察院等20多个单位人员、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和长江师院、重庆工贸职业学院、职教中心的学生代表及直销企业代表近千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标志着创建“涪陵无传销区”活动拉开帷幕。
为了做好创建工作,涪陵区成立了由副区长刘康中任组长,工商、公安等26个区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涪陵区工商分局,并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
结合本地实际,涪陵区政府印发了《开展无传销区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创建标准及工作要求等内容,按照签订一份责任书、发放一张联系卡、致送一封公开信、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建立一个监管网络、搞好一系列宣教活动等“七个一”活动要求,全面推动实现“无传销区”创建目标。
在层层签订责任书、成立各级创建机构和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涪陵区进一步拟定了以创建“无传销社区(村)”为基础,以创建“无传销乡镇(街道)”为阶段目标,以全面实现“涪陵无传销区”为最终目标的工作思路。区综治办还把创建“无传销区”工作并入社会治安统一管理,与平安社区(村)和安全文明小区建设相融合,纳入政府目标统一考核,并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
夯实基础
为了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涪陵区政府出台了《创建无传销社区、乡镇、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把无传销区创建区域从社区、乡镇延展到了学校校园。同时,印发《无传销和非法促销社区(村)活动实施方案》,夯实了基层创建基础,扩大了对传销活动的防控范围。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创建办)制定并发放了“打击传销和非法促销工作联系卡”,规范载明当地综治办、工商所、派出所、本社区(村)的举报电话及其电子邮箱,载明联络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目前,各社区(村)已向居民免费发放联系卡20余万张,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传销举报网。
创建办通过建立举报监督制度,在重要地段设置义务举报员;建立出租屋管理制度,掌握辖区出租房源,掌控出租屋的租用情况;通过建立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实行外来人口报备管理,密切监控可疑人员;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地评估打传及非法促销的工作形势,及时与部门沟通、与群众交流,形成了群防群治、协同打击、综合治理的长效监管体系。
同时,创建办还通过广泛宣传,深入推动传销防控工作。如制作“拒绝传销、珍爱亲情、共建和谐”等展板,阐明传销起源、定义及发展过程,展示打传成果,昭示政府打传决心;发放传单数万份,在村居委会办公驻地设置固定专栏,在居民聚居区拉横幅、挂标语、贴海报,向每位居民寄送或发放《防传家书》,温情提示居民自觉抵制、远离和举报传销;在涪陵电视台先后播放《黑梦》《千万富翁的白日梦》等防传影片,并以电视底幕的形式发布防传警示语。此外,创建办还组织打传人员先后10多次走进长江师院、重庆工贸职业学院等高校职校,采取集会讲解、展台咨询、展板公示、发放资料等形式,教育在校大学生和职业高中生远离传销,受教育学生超过2万人(次)。
重拳打击
在织密防控传销网的同时,涪陵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传销的打击力度。涪陵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涪陵区还专门成立了打击传销办公室,与创建办合署办公。工商、公安机关建立联合快反队,重拳打击传销违法犯罪行为。
据统计,近年来,涪陵区工商、公安等部门合力打掉传销窝点371个,劝遣异地来涪传销人员 26178人(次),立案查处“SMI网络游戏币”“返本壹佰”等传销案34件,涉案金额1193602万元,罚没金额13451万元,公安机关刑拘38人,法院刑事判决8人。其中,查处的“返本壹佰”特大网络传销案,涉及全国28个省(市)、1584个代理商、30794户联盟商和387592名消费会员,涉案金额119亿元。
据介绍,涪陵区政府还印发了《关于打击传销和非法促销工作的意见》,加大对非法促销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防止非法促销异化为传销。不久前,涪陵查处了某直销企业涪陵团队从事网络传销系列案11件,涉案会员576人,涉案金额2986万元,罚款175万元,刑拘4人,相关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本文图片由重庆市工商局涪陵区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