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访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董事长杨波
作者:谭笑 岳纲举


    ■谭笑 本报记者 岳纲举
  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人们对价值取向、审美角度、艺术表现、工艺等方面的认识都有所差别,因此不同时期的家具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作为国内红木家具的代表人物,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委员会主席、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董事长杨波见证了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多年来,他准确把握红木家具发展脉络,带领元亨利成为中国红木家具的代表品牌。2016年伊始,杨波在古色古香的“贞穆堂”分享了他对红木市场的想法。
  早在2014年年初杨波就表示:“未来3年,元亨利将用酸枝木类中的白酸枝制作明式家具。白酸枝之前大量用于明式家具,其花纹、色泽精美,很多行家会将其与黄花梨混淆。”近两年,杨波用行动说话,他精心雕琢,终将白酸枝打造成公司产品布局里的后起之秀。据了解,目前元亨利开发的白酸枝新品家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再加上白酸枝配料难,做工比红酸枝要求还高,所以元亨利基本采用黄花梨工艺做白酸枝家具,以至于在上海家具展上,有消费者一进展厅就不由惊呼:“元亨利又弄了一屋子黄花梨啊!”看了价钱后才推断出是白酸枝家具。
  在过去的10余年时间里,杨波因为精准把握了黄花梨、红酸枝这两种原材料的前景,才带领元亨利一跃发展成为国内红木家具的领军企业。他回忆道:“当年我发现黄花梨木材时,一下子就被它的纹理、香味吸引住了,进而才知道它是传统家具的高档次用材。从此,我迷恋上了黄花梨,从买料、开料到制作,一发不可收拾。”也因此,“黄花梨教父”成为杨波最显著的标签。
  2005年,杨波又发现红酸枝的性价比较高,便极力用精湛的工艺展示红酸枝之美。他表示,元亨利发展至今,从来没有因为材质和售后服务受到投诉。一个优秀的企业品牌自然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提高产品的工艺、舒适性及文化含量。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谈及2016年的红木市场,杨波表示,“洗牌”正在进行。他认为,优秀的企业要想有所作为,应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产品定位。行业低迷期反倒使企业有了更多时间来调整产品线。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销量,适当调整产品结构,淘汰不太畅销的产品款式,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元亨利早在几年前就调整产品结构,从主做黄花梨家具中分一部分精力给白酸枝家具。事实证明,极具美感的白酸枝家具得到了消费者认同,从而保持了品牌的销售份额,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在酒店、高档餐厅、会所装修时推广使用中式风格的硬木家具。据了解,元亨利将在位于北京西四环的红博馆建立一个古典红木家具及艺术收藏的文化馆。红博馆中汇聚了精品红木家具与古玩珍宝,是北京极具特色、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高端文化产业集中地。在这里建立文化馆可为元亨利寻觅到更精准的销售渠道。
  第三,做有收藏价值的精品家具。在资源逐渐稀缺的今天,企业要想不被淘汰,行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共同努力,做出既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来奉献给消费者。在这方面,元亨利一直是践行者。
  第四,积极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目前,红木家具行业中有很多企业在当地做得不错,但将其放到全国市场上,消费者未必认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杨波表示,眼下的红木企业需要提升自身在红木行业的话语权及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例如,为了提升品牌满意度,元亨利在终身维修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红木家具委托转让平台,让有需求的消费者在平台上实现升值转让。
  杨波认为,古典硬木家具传承了中国文化精髓,行业精英们需要在产品工艺材质等方面打磨,让这个产业真正戴得起文化桂冠,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他深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红木家具不仅是极具艺术美感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重要表现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它重新找到文化根脉,寻觅到民族自信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家居】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