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说道
供给侧莫忘了“左撇子”
作者:蒋学飞


    ■蒋学飞
  朋友的儿子春节从国外回来探亲,带回一把“左撇子剪刀”,给他擅长针线活儿,喜欢自己裁剪缝制衣服的母亲带来了很大方便,引来了啧啧称赞。其实,制作这种“左撇子剪刀”工艺并不复杂,只要将左右两片剪刀上的刃掉个个儿就行,但是这种剪刀在国内却是芳踪难觅。
  另外,此前据《北京青年报》今年1月11日报道,有位李先生的儿子去年升入小学二年级,教学课开始用到尺子。儿子经常向父母抱怨尺子“不好用”“不对劲”。原来,孩子是个“左撇子”,一般尺子的零刻度都是在左边,以方便右手拿尺,而他习惯左手拿尺,总是挡住零刻度。李先生起初在北京寻找左手文具,可他发现商场、超市、文具店都没有卖的。最后,才在淘宝网上找到。可是这些文具很少是国产的,大多数都是德国、英国、日本等外国货,而且价格不菲。一把左手钢尺就要20元,一支左手钢笔130元,一整套左手文具买下来要花费数百元。
  据了解,早在二三十年前,在美国、德国乃至巴西等国的厂商就开始生产和销售左手用的剪刀、刻图器、钢笔、汽车驾驶盘、棒球用手套等物品,并设有许多专卖 “左撇子”用具的商店。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4个人中有1个人是“左撇子”,英国是每5个人中有1个,日本也是5个人中有1个,而目前中国的“左撇子”有8000万人,全世界习惯用左手的人约占世界总人数百分之十,也就是说约有7亿人,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啊!
  中国商务部近日宣布,我国游客2015年在境外消费达1.2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的“领先地位”。一些热门旅游国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迎合中国游客的口味。这种情况,很值得我们的厂家和商家深思。中国大批游客之所以乐于去国外消费,一掷千金,“爆买”各种外国商品,除了我们某些商品质量不高甚至存在假冒伪劣问题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有些商品不大对路,不能适应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现如今,国内有不少产品销售不旺,长期压在仓库里。有些企业埋怨消费者不买国货,“肥水外流”,而抱怨对改变现状是没有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联想到中央最近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多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深入去挖掘、开发、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比如多生产一些“左撇子”的专用物品,多开一些为“左撇子”服务的专用商店,就是有效的办法之一。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特殊消费者的需要,为他们排难解忧,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便利,对企业来说也可以扩大经营门路,增加销售收入,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是一件有利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新消费·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供给侧莫忘了“左撇子”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