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扶贫攻坚党旗红志愿结对帮扶”服务队给扶贫帮扶点老堡乡老巴村的孩子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生活、文具用品。
图二:工商干部为村民讲授消费维权知识。
■本报记者 顾艳伟/文杨彪/摄
“工商局组织的活动太好了,既给百姓送了树苗,又送来了消费知识,我们打心眼里拥护。”3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村委会主任王健江面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难掩内心的兴奋。当天,由广西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广西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虹带领的“志愿结对帮扶服务队”以及消费维权专家、农业和食品安全专家,来到该村开展消费维权和精准扶贫工作。
就在同一时间,由广西区工商局、区消委会主导的“消费维权乡村行”暨“扶贫攻坚党旗红志愿结对帮扶”活动,正在广西山乡村寨火热进行。消费维权牵手精准扶贫,广西工商人再次以实际行动造福八桂父老乡亲。
侗乡村寨来了红盾帮扶队
老巴村处于三江县白云山半山腰,走山路、坐渡船是村民进出山村的主要方式。当天中午12时,当张虹带领的10多人组成的“志愿结对帮扶服务队”来到村小学广场时,等候的人群发出阵阵欢呼声。面对热情的村民,队员们来不及舒缓一下走山路和坐渡船带来的不适,就在村小学里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各送上300元的帮扶金和学习用具,并和学生、村民一起动手做午饭,欢快的笑声不时在学校的上空回荡。
广西区工商局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老巴村的房屋和土地全部分布在海拔700米的零散小地块上,全村人均耕地少,山间坡地可开发利用空间大。广西区工商局为此向村民赠送了可供200亩地种植的钩藤苗,并邀请广西区农业厅的农业专家刘建松为村民讲解种植技术及农资消费的相关知识。随后,“志愿结对帮扶服务队”的队员们和村民一起将钩藤苗种到山间坡地。
就在服务队的队员们在老巴村忙着为村民种植钩藤苗时,由广西区工商局副巡视员、区消委会副主任罗凤鸣带领的服务队也正在三江县独峒乡平流村和八协村开展活动。除了给村民送化肥,给贫困学生送资助金,开展消费知识讲座也成了服务队的重要任务之一。
谭英是广西区消委会专家团的消费维权专家,作为“志愿结对帮扶服务队”的队员,她结合实物向村民讲解假冒商品的特征和识别方法,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受到村民的欢迎。平流村的部分村民还积极与谭英进行互动,咨询在购买农资、日用品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八协村的一位老人在听了讲座后,主动拿起谭英准备的两只牙膏仔细分辨,并准确指出哪一支是假冒的,获得村民的阵阵掌声。
翻山越岭,走村入寨,队员们个个气喘吁吁,但能为村民带去工商干部的爱心物资和消费知识,虽然辛苦却无人言累,红盾大爱,洒满峒乡。
三江县老堡乡曲村人口1100人,耕地面积不足600亩,全村缺乏特色经济,村民人均年收入403元。看着工商干部为他们送来了急需的化肥并讲解农村消费知识,曲村70多岁的陈老伯激动不已,对广西区工商局扶贫工作队队长邓统亨竖起了大拇指。
“我当时就在旁边,说实话我挺受触动的。”服务队队员刘超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看着老人质朴的举动,“再大的辛苦也值了”!
工商办实事侗乡群众乐开颜
三江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四面群山环抱,全县总人口36万,侗族占57%。受历史原因与客观条件限制,该县尚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十二五”期间,广西区工商局定点帮扶三江县独峒乡林略村、同乐乡良冲村两个贫困村。自2011年以来,广西区工商局先后出资590多万元,机关干部职工捐款10多万元,吸纳社会捐资60多万元,用于发展两村的生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助学济困。
经过广西区工商局5年的努力,定点帮扶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成效。“十三五”时期,面对三江县老堡乡老巴村、曲村,独峒乡平流村、八协村4个定点帮扶对象,如何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又成为广西区工商局扶贫工作考虑的重点内容。为此,广西区工商局按要求选派了4名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住在村里与村民共商脱贫之策。
据了解,广西区工商局在“十三五”时期扶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中,主要承担着产业扶贫的职能,通过发挥工商机关的职能,联系动员企业为贫困村进行产业投资,或者引导村民兴办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鼓励村民就地创业、就业,以产业扶持带领村民脱贫。
3月15日,广西区工商局联系邀请了5家骨干企业到三江县考察,并组织企业与三江县委、县政府举行定点帮扶贫困村精准脱贫座谈会。广西联通公司表示,将为贫困村开通免费Wi-Fi信号,并提供优惠安装宽带服务,与广西区供销社合作,利用联通的电商平台,把三江县的特色农产品送到城市消费者餐桌上。广西区供销社表示,将在村里设立乡村超市,盘活闲置店铺,优先接纳村民就业。广西西江投资集团提出要为村民修缮沟渠,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则表示对三江县的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则拿出30万元用于贫困村的建设。
“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三江县平流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勇说,这些年,工商局为村里办的好事一件接一件,“这样的扶贫队我们最欢迎”。老巴村支书王玉安也兴奋地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以后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这对世代外出务工的村民来说,不仅少了在外的颠簸之苦,也能照顾家庭和农业生产。“工商局的人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王玉安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三江县委书记袁东升也由衷地感谢广西区工商局对三江县脱贫工作的援助。他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广西区工商局帮扶的村寨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随着一些扶持产业项目的实施和落地,三江县有信心实现脱贫目标,让侗乡人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消费维权助力侗乡经济发展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2015年3月,广西区工商局、区消委会曾邀请三江县农民艺术家到南宁参加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让长期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第一次有了消费维权的概念。而将消费维权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并将活动的启动仪式放在三江县举行,对侗乡人民来说,又是第一次。
张虹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消费维权和精准扶贫事关经济发展、民生幸福,广西区工商局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以及广西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时考虑到,工商和消委会作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能机构,应该把消费维权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既要让村民在物质生活上脱离贫困,也要让村民具备一些基本的科学消费知识,以免受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确保村民今后的生活消费安全放心。
另据《中国消费报》记者了解,三江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风雨桥、鼓楼、侗族民居木制建筑艺术名扬中外,很多村寨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部分村民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加强农村消费维权和消费教育引导,也有利于三江县特色文化旅游和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广西区工商局、区消委会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于今年3月15日上午在三江县举行了“消费维权乡村行”暨“扶贫攻坚党旗红志愿结对帮扶”活动启动仪式。
张虹在启动仪式的讲话中要求,广西工商和消委会系统在开展“消费教育乡村行”和“农村消费大讲堂”活动中,要结合农村消费者的特点,注重从商品的实用功能出发,引导农村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并严厉打击城乡接合部不法经营行为,确保农村消费市场的规范有序。
张虹表示,要把“消费教育乡村行”作为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县乡大力推进12315“五进”和“一会两站”建设,促进城乡消费维权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好工商和消委会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