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当药店遇上互联网……
作者:李燕京
图片


    曹丽娟制图
■本报记者 李燕京
  互联网就像是催化剂,什么行业碰到它都会产生巨变,药店也不例外。当药店与互联网相遇,买药就方便得让人有点意外,便宜得让人有些惊喜。
买药看病一体化
  不少消费者在进药店买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难题,所以不少消费者宁愿费时费力地去医院排队拿点常用药。不过,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不少药店开始通过互联网引入医生,指导消费者购药,从而让消费者在药店放心购药成为可能。
  据了解,北京老百姓大药房与微医网合作将乌镇互联网医院引入门店,记者在老百姓大药房北京广渠门店看到,店内设立10平方米左右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接诊点,通过图文和在线视频两种方式,指导消费者购药,使得药店会员可享受三甲医院专家免费的用药指导。医生可在线开具电子处方,再交由店内的执业药师配药并出售给消费者;若诊断病人病情较重需要进入医院就医,还可以通过微医在线立刻预约挂号。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消费者在药店内通过网上看病被诊断为感冒,医生开了药方后,他直接就在药店购买了药品。这位消费者高兴地说:“方便!方便!在药店不动地方就看了病买了药,一共才花了十几分钟。以前跑医院,看个感冒也要耽误半天时间。所以我一直是自己买感冒药,吃几天不好再换一种。现在药店把网上医院引进来了,吃什么药有医生指导,既放心又方便。”
  北京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刘磊介绍说,药店+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意味着药店发挥了“门诊”的作用,过去需要在医院排队很久才能看的小病,在药店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了。刘磊表示,这种模式会先针对会员进行小范围试点,收到反馈调整后,6月份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医药行业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属性,那就是消费者没有主导药品消费的能力。虽然最终出钱的是消费者,但究竟买什么药消费者往往不会有太多的判断能力。药店通过网络诊断帮助消费者在药店就将一些小病看了,买到了对症的药品,是一个多赢的做法。
买药更方便
  如今,不少药店都有了自己的APP,消费者通过这些药店APP购药,很快就会有人送药上门。在记者亲身体验的几次购药中,最快的一次只过了28分钟就送药上门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医药销售类移动互联网产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传统快递将药品送达用户手中,时效主要取决于合作的快递公司;另一种是平台自建物流,一般承诺同城1-3小时送达。
  记者在一款名叫叮当快药的APP上看到,下单后,执业药师会提供用药指导,同时药店专业配送人员会免费送药上门,承诺核心区域提供24时服务,服务范围内28分钟免费送到家。
  叮当快药联席总裁兼COO俞雷介绍说,为了保证28分钟送达,叮当快药团队研发了一套电子围栏体系,以28分钟内的车程为界限,把城市分解成一块一块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确定药店的布局点,完成区域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全城覆盖和28分钟内的送药上门服务。
  记者还了解到,药快好是今年上线的一款专注于药品O2O信息服务的APP产品,其承诺1小时免费送货上门,并且注册还送40元代金券。另外,快方送药同样承诺1小时送货上门。
  记者发现,送药上门的不止西药和中成药,就连中药汤剂也能快速送到家。九州通集团推出一款APP,病人只需通过手机APP上传药方,工厂网络终端就会自动生成编码,工作人员根据药方将中药配好,然后交由机器完成分拣、煎药、包装等工序,每一步电脑都会对应其编码,绝不会出错,更不会短斤少两。2小时后,包装好的中药交给快递员发往客户。该公司董事长刘宝林介绍说,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在武汉、郑州等地建设了自动化煎药(中药)工厂。
  如今,饿了么、百度外卖都搭建了药品即时配送服务平台,消费者足不出户购买药品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药价更便宜
  互联网的进入也使得药品的价格变得更加亲民,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惊喜。
  记者发现,如今药品也有了特卖网,像丽峰久久健康卫士网就是一个专门销售打折药品的网站。不少药品原本批发价高达10元到90元不等,而批发特卖价普遍只要3元到17元不等,相当于两三折促销。以一款小儿咳喘灵颗粒为例,该网站显示正常批发价要19.83元,但特卖价只要2.90元。
  丽峰久久健康卫士网董事长黄学峰说:“我们将打造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主要针对各大药企滞销的药品进行打折促销,同时我们将药品的供应链压缩到最短,一步到终端,我们除了赚取一定比例的运营费外,其余全部让利给下游终端和患者。以临床常用的抗生素1.0g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例,我们一瓶只卖1.25元,而正常的批发价则是10.26元。”
  据了解,现在很多网上药店都与线下实体药店合作,但是条件是实体药店给网店的价格要比门店至少便宜10%。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目前,很多网上药店都在打通与药厂直接合作的渠道。例如,药给力在北京地区已经与50家零售药店建立了合作。近期,药给力更是开展了和华润三九的合作,期望打通上游药品厂家通道,降低成本。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电商系教授、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表示,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药品信息不对称,价格信息不透明,而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信息透明化。现在有人敢将滞销药搬到网上公开价格,将来或能促使药品价格更加透明化,有助于解决买药贵的问题。
买药更有谱
  当药店碰到了互联网,消费者在网上查询药品的真伪、流通路径就变得容易了。不仅如此,消费者还可以看到所要购买的药品的病人吃了是个啥感受,因此使得买药、吃药都变得心里有数。
  记者在阿里健康APP上看到了“药品的安全识别”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阿里健康APP扫码辨别药品真假。通过扫描包装上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直接查询到药品的“前世今生”,帮助消费者辨别药品真假。
  记者还看到一款叫吃对药的APP,这是一款从药品点评切入的产品,消费者购药前,可以通过该APP查询其他服用过该药的患者对该药的疗效和副作用评价,从而使自己更合理地选择药品。这款APP还有扫码识药、用药提醒、药店定位等功能,帮助消费者在买药时心中有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当药店遇上互联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