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5年药品全面质检报告发布
作者:孟刚


    ■本报记者 孟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近日发布了《2015年度药品检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被业界称为官方出具的“2015年药品全面质检报告”。这一报告不仅对于2015年药品GMP认证整改情况进行了整体通报,也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以不避讳的态度全面披露,显示食药监总局对于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的力度。
认证一次性通过率为近3年新低
  《报告》显示,2015年提出的GMP认证申报资料共221份,涉及201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212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药品GMP认证检查,一次通过的有195家,整改复核后通过的有17家,还有9家未通过。而收到告诫信的共68家。
  食药监总局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完成审核的企业总数从584家下降至221家,但接受整改复核检查和接收告诫信的企业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前者由2013年的3.25%上升至2015年的7.69%,后者则由2013年的17.81%上升至2015年的30.77%。
  据《报告》,2015年的药品GMP认证一次通过率为近3年新低。认证主要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缺陷数为609项;紧随其后的是文件管理缺陷,项目数为522项;位列第3的是设备缺陷,共384项。
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问题多
  2015年食药监总局共对114个品种(规格)进行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完成审核件108个,其中通过103个,占95%(包含整改后通过5个);不通过5个,占5%。
  在药审中心2015年发出的123个注册生产现场检查任务中,企业提交申请93个,占76%;当年开展现场检查69个,占申请数量74%;企业撤回注册申请及现场检查的10个,占申请数量11%;临床自查品种9个;对4个品种开展有因核查,其中2个采取飞行检查模式。
  生产现场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真实性存疑、数据可靠性存疑、工艺验证不充分、生产工艺不稳定、生产工艺参数与核准不一致、进行研究评估申报批量过小,为日后放大批量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飞行检查通过率不高
  食药监总局2015年全年共派出49个检查组对59家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现场检查合格的有19家;没通过检查的39家;1家待查。对37家采取了处理措施,其中22家被收回GMP证书,6家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3家立案查处。
  专家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加大飞检力度,以为我国大医改服务,即在质量保证与一致性评价下,缩小仿制药与原研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市场供应。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食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15年药品全面质检报告发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