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车建新发表开场致辞,宣布红星美凯龙将实施1001战略。
6月18日,红星美凯龙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了“为中国生活设计”30周年庆典,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车建新在现场与“实力怪咖”吴莫愁大跳热舞。同时,红星美凯龙宣布将实施1001战略,即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企业智能化,在拓展1000家实体商场的基础上,打造1个互联网平台,以家为核心,进行业务上下游的跨界外延。同时,构建设计平台,将设计美学理念贯穿整个泛家消费行业。
民营实业的转型升级
“新一轮商业升级正蓄势待发。”车建新在本次庆典的致辞中表示,“我们正走进一个中产社会,每个中国人都将拥有更自由、更独立、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本次庆典现场,李宗盛演唱的《和自己赛跑的人》让操刀1001战略的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总裁李斌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红星美凯龙是在跟自己赛跑,从政策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国家五大发展理念、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到由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引领的消费升级,再到泛家居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都将是红星美凯龙的危机和机遇,而遍布全国的红星美凯龙家居MALL是把握机遇的关键。
李斌认为,实体店是最优质的转型资源,“互联网越发达,越会凸显线下商业资源的稀缺性,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互联网企业都在补实体店的缺口,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红星美凯龙的1001战略就是以实体店为基础,在平台、模式和产业链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升级。
1000家实体店+1个互联网平台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的杠杆理论成了红星美凯龙的升级模型:以实体店为支点,杠杆就是互联网和技术应用,旨在撬动万亿级泛家居市场。未来,红星美凯龙将围绕线上线下渠道,对平台进行同步拓展。
李斌介绍,在线下方面,红星美凯龙将用自营和委托管理两种方式打造1000家家居MALL。从原来的一二线城市,垂直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重点县城和城镇。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家居MALL升级为家庭MALL,将实体店变成主力社区商业体,成为街区和社群的公共客厅。在线上方面,红星美凯龙将打造1个大互联网平台,同时以家为核心进行五大业务板块跨界外延。
家居行业的上游是房产业,因此后者是红星美凯龙跨界发展的目标之一。李斌表示:“首先从用户购房开始,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纯粹的置业顾问模式,解决买房者和卖房者之间信息对称和信任问题。同时,基于设计美学理念,通过对用户大数据的分析,在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周边环境等匹配度的基础上进行智能推荐。”
据了解,红星美凯龙A股申报的拟募集资金中有5亿元将直接投向互联网家装。“我们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基于对行业的了解和供应链的整合,重新树立行业装修标准,培训基础工人,以设计和品质感解决用户的装修烦恼,对用户家庭的环保负责。”李斌表示,在商品层面,红星美凯龙还将涉足桌布、窗帘、花瓶、家电、家具辅件等品类,并在服务领域拓展保养、维修、家政等业务。
主打“互联网+”2.0模式
在外界看来,曾带领苏宁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李斌,最有可能为红星美凯龙复制苏宁O2O转型思路。然而对此,李斌表示:“目前的O2O模式普遍存在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左右互搏。红星美凯龙的1001战略是“互联网+”2.0模式,将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相互赋能。”借助互联网的特性,红星美凯龙首先将实体店面全面智能化,提升效率,扩张发展;此外,基于共享理念,使供应商通过平台提升自身品牌价值。
大数据是“互联网+”2.0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红星美凯龙将统一底层数据库,整合线上线下所有数据,建立新的能量中心。“数字资产将是我们未来的核心资产,我们要利用数字资产真正实现企业智能化。”李斌表示,红星美凯龙的实体店作为体验中心、服务中心,将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借助核心精准的用户反馈,促进线上的跨界经营、业务外延。
车建新表示:“我们将用实体店的品质加上互联网的效率,推动家居业的供给侧改革,引领泛家居消费的结构性升级。”
建立商业生命共同体
未来中国的中产阶层消费将愈加崇尚个性化、一体化。在车建新看来,1001战略也代表了个性对称美学。他表示:“我们要打造设计平台,让跨界设计进入行业生态,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在搭建互联网平台的同时,红星美凯龙还将打造一个设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置业设计、装修和空间设计、家居产品设计、软装设计等服务。此外,该平台还将培养更多原创设计师,并将优秀的设计作品批量生产。
在共享理念下,红星美凯龙显然不想唱“独角戏”,而是要打造商业生命共同体,即融合用户、媒体、投资方、家具建材厂商、家居生活用品厂商、设计师、家装公司、服务商、房产商等多方力量,以家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包含产品、服务在内的家庭生活全套解决方案。
自1986年成立以来,三十而立的红星美凯龙已成为中国家居行业的领军企业。站在30周岁的新起点,红星美凯龙将以1001战略,带动泛家居行业的改革升级,借助互联网+2.0模式,以一个商业生命共同体的形态,实现为中国生活设计。 (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