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曹友宇 王莉 记者郑铁峰)正规的婚介机构的确能为素不相识的适婚男女提供结识的平台,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但个别婚介公司虚假宣传、夸大服务,服务纠纷频发,也使征婚者与婚介公司的矛盾日益凸显。近日,浙江宁波市民张女士就碰到了这样的烦恼。
张女士是宁波市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2014年,张女士在网上看见某婚介公司宣称,可以免费注册成为公司网站会员,就在该网站登记了个人信息,成为了会员。
今年3月底,张女士来到该婚介公司位于海曙区的实体店。该公司工作人员答应了张女士提出的择友要求,承诺保证能帮助张女士找到理想的伴侣。张女士一次性交了2.08万元入会费,并与对方签订了服务合同,约定服务期限5个月。随后,婚介公司安排了张女士的第一次相亲,张女士感觉相亲对象不符合自己的择友要求,婚介公司未履行合同里承诺的服务。张女士提出退款被拒后,拨打12315热线请求帮助。
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月湖(江厦)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婚介公司一次性退款1.78万元。
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婚恋网的广告和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一些婚介公司的广告存在夸大宣传的嫌疑,之后又不主动在合同中写入相关承诺内容,以此逃避责任。消费者应在“美好的承诺”前多留心眼,谨防掉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