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岳纲举)国际标准化组织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13届年会将于7月11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期间首个由中国参与制定的家具国际标准——《家具床类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方法》将揭晓。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际标准在床类家具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方法方面的空白,也意味着中国家具行业在力学试验等测试标准方面已具备相当实力,并在国际上赢得话语权。
据了解,在2014年5月20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12届年会上,中国首次提出希望承担床类家具新标准《家具床类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方法》的制定工作,获得一致通过。
据本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组召集人、项目负责人、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罗菊芬介绍,本次中国主持制定的是一项力学试验方法标准,用于解决床类家具的强度和耐久性测试问题,主要针对通用测试方法、名词术语、安全卫生等方面,较少规定具体产品。“之所以选择床类工作组,是因为桌类、柜类、椅类等家具标准的制定工作组已由美国、丹麦、德国等国家承担,我们选择床类工作组刚好填补了国际标准在这方面的空白。”
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是一个了解世界各国家具标准化动态,提升国际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的过程。“国际标准对书面表达的要求非常高,是用陈述性语言还是用要求性语言都有讲究。我们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广泛开展国际专家交流,力求用语、用词精准,这期间克服了不少困难。”罗菊芬说。
据了解,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多掌控在西方国家手中。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日趋强盛,国际标准会议中的中国面孔也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仅中国军工单位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便有150项。而在家具行业,由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尚是首次。“中国是家具大国,但在标准方面我们一直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因此,提升中国在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家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成为家具行业的迫切需求。”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对整个家具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此举向消费者表明,中国的床类家具已有资格制定国际标准。
据悉,此项国际标准出台后,中国还将继续在床类产品上推出其他国际标准,如床垫测试方法、床垫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床垫燃烧性能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