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岳纲举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建博会上,定制领域可谓出尽风头:一方面建博会四个展馆有三个被定制主题占据,面积超过整个展会面积的70%;另一方面,参会的仁豪、简欧、城市之窗等成品家具企业纷纷扩充业务范围,加码定制家具领域。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人才、技术、渠道等优势为成品家具企业进入定制领域提供了条件,但如果不能突破制造模式、信息系统和服务能力建设的壁垒,成品家具企业则很难从竞争激烈的定制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定制家居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与之相关的家居行业也面临增长趋缓的困境。然而,部分定制家具企业业绩却独树一帜,一些领先企业年销售规模甚至高达40亿元左右。
定制家具上市企业索菲亚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67125.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26%;营业利润为25876.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85.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92%。
整体家居定制企业好莱客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470.09万元,同比增长22.21%;季度营业利润1379.2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0.62%。“环顾定制家具行业上市公司,中报基本都预喜。”澄泓财经分析师张福金称,“好莱客目前没有公布半年报,但是根据其一季度报告的高增长以及新实施的股权激励解锁条件可以推断,其半年报业绩或将赢得两位数增长。”
据中金公司测算,国内定制家居行业2015年市场规模约为1580亿元,在地产销售回暖、消费升级、结婚潮到来、二次装修及定制家具渗透率提升等利好因素共同驱动下,预计未来3年,国内定制家居行业有望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
成品家具企业杀入定制市场
今年广州建博会上,仁豪、简欧、城市之窗等企业十分引人关注,原因是他们并非以老本行成品家具企业身份亮相,而是杀入了定制领域。
究其原因,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尽管目前的定制家具企业已经起势,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侧重点。比如,索菲亚以衣柜起家,欧派则重点在橱柜领域,加之国内定制家居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且竞争格局分散,这给成品家具企业的进入留下了口子;另一方面,成品家具企业一般都深耕市场数十年,其产品门类比较齐全,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渠道、市场都有足够的储备,加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一站式服务,定制领域开始从橱柜、衣柜向全屋定制渗透,这些都为在全屋整体定制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成品家具企业提供了征战市场的条件。
综上分析,整体家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成品家具企业自身在全屋整体定制方面优势明显,因此进入其中不可避免。
转战定制市场须突破壁垒
尽管成品家具企业具备诸多进入定制家居市场的先决条件,不过,作为这一市场的后来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也并非易事,因为转战定制市场要面临诸如制造模式、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等壁垒。
例如,定制家具需要强大的设计能力及生产供应系统,不是成品家具的流水线复制或修改就能完成的。以往成品家具企业对设计师的要求是“少而精”,设计师无需跟终端客户直接沟通,设计师的主动权更大;而定制家具企业要求设计师“多而全”,设计师能否设计出用户满意的产品,不仅取决于其设计水平,还取决于其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对整体家居设计的理解力及把控力。由此可见,在人才方面成品家具企业仍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此外,终端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一大障碍。简欧董事长旷再忠说:“转战定制市场的成品家具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不在于产品、生产、开店,而在于终端的商业运营,这也是目前行业内成熟的定制企业的优势所在。”
业内人士指出,定制家居市场是一块“肥肉”,但这块“肥肉”并不是谁都能轻易吃到口,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定位做出实际安排,不能盲目跟风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