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博峰)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在京发布最新产销数据:7月汽车产销环比下降,同比呈较快增长。1-7月,汽车产销保持稳定增长,增幅比上半年继续提升。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5.96万辆和185.1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38%和10.59%,同比分别增长28.9%和23.03%。今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85.43万辆和1468.3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99%和9.84%。
乘用车方面,7月,乘用车共销售160.45万辆,环比下降10.06%,同比增长26.26%。而今年前7个月,乘用车共销售1264.68万辆,同比增长11.13%,增幅比上半年同期提升1.9%。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国家今年继续实施对1.6升及以下排量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排量汽车发展。中汽协统计显示,7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14.4万辆,比同期增长38.6%,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2.3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1.3%。
在SUV和MPV车型的强势拉动下,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市场表现高于同期。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36万辆,同比增长27.64%,占有率环比下降0.68%;其中SUV销售31.4万辆,同比增长57.1%;MPV销售13.1万辆,同比增长38.4%。
1-7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36.8万辆,同比增长14.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近来备受市场追捧的新能源车,继五六两月产销量同步超过3万辆后,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持续稳定发展。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8万辆,销售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4%和98.1%。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1.5万辆,销售2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9.8%和122.8%。
其中,纯电动车型依旧占据绝对主力,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56.4%和160.9%;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销均完成5.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7%和57.6%。
此外,中汽协发布了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其中,景气指数由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合成指数和滞后合成指数构成。通过对三个指数的动态变化可以分析出汽车产业的当前情况和下一步走势,通过景气动向分析再进行预警提示。
景气指数显示,2016年二季度,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为89.16,比2016年一季度增长0.04点,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回升态势;先行合成指数为90.31,比2016年一季度下降3.64点,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态势。
一致合成指数连续4个季度回升,总体显示汽车产业增速较好,处于平稳运行阶段。先行合成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降,表明未来存在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二季度,汽车产业景气动向指数为36,较上季度降低了5点。从2016年一季度的绿灯区回落至蓝灯区,说明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汽车产业已由正常运行状态下行进入趋冷状态,汽车产业运行初步显现出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