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晓莉
在今年七月举办的MWC上海展上,一位通信业内著名观察人士对记者说:“石墨烯的应用应该算是这届最有看头的一个内容。”
石墨烯,这张从名为石墨的“书”上剥离出的“超薄纸”,从2004年发现至今,因其诸多优异的特性以及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石墨烯产业也从一开始下游应用市场的开拓艰难发展到现在石墨烯取暖壁画、石墨烯内暖纤维制成的服装、石墨烯手机、石墨烯防弹衣、石墨烯防静电轮胎、石墨烯动力电池等下游应用层出不穷,可谓是花开满园。“石墨烯+”的出现更使得石墨烯似乎无所不能,然而石墨烯真正非君不可的高端应用尚未出现,距一枝独秀之路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
尚集中在低端应用
去年,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未来10至20年内会爆发一场技术革命。他说:“我认为这个时代将来最大的颠覆是石墨烯时代颠覆硅时代,现在芯片有极限宽度,硅的极限是七纳米,已经临近边界了,石墨是技术革命前沿。”
石墨烯导电性强、可弯折、机械强度好,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其潜在用途如保护涂层、透明可弯折电子元件、超大容量电容器等,几乎全部是颠覆性的应用场景。
目前,已有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石墨烯材料研发,且美、英、韩、日、欧盟等均将石墨烯研究提升至战略高度,期待它带来巨大的市场价值。我国率先抓住了这次淘金机会,在科学研究上与发达国家处于齐跑位置,而在产业化应用方面中国正在引领着全球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说:“石墨烯可以帮助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做好了,成本降低或者性能提高,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但是这一块相当于是低端市场。另一块是培育新型的战略制高点,但是在这一块,目前没有企业有这么大的实力来做,而有实力的,又比较实际,并没有这种责任感来开发这种高端材料。”
高端领域尚待布局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将于今年9月份在青岛召开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围绕石墨烯制备技术以及新能源、散热、功能涂料、触屏、导电油墨、复合材料、环保、润滑剂、标准化等多个热点应用领域举办专题分会,开展商业化路径研讨、标准化交流、先进检测技术展示、全球国际合作、展览交易等活动。这些都将为越来越多的关注石墨烯产业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投资商提供面对面的项目合作、投融资对接、学术交流、政策研讨、产品展示的机会,将对全球石墨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产业目前虚火过旺
石墨烯行业的冷热不均,虚火过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术界、资本界、媒体的炙手可热与产业界偏重实际的冷;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招商热与相关落地配套政策的冷;最后一方面是短平快粗放型发展的热和发达国家注重长远的冷。
正如中科院刘忠范院士所担忧的那样,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石墨烯领域所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的数量上都已领先世界,但是真正原创性、突破性的成果非常少,研究水平绝非世界第一。而国内企业很多都是处在低端、粗放的发展阶段和概念的炒作,市场也非常无序,部分企业是为了炒作石墨烯而一拥而上的小作坊式的企业,没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来支撑真正的石墨烯产业化研究。这种普遍“一窝蜂而上”的急功近利心态或许将会造成“一窝蜂而下”的后果。
根据CGIA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超过5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在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推进速度几乎领先一个台阶,而要在此基础上继续高效推动石墨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整合各方力量。在拓展下游应用上,一定要发挥小公司的积极作用;在技术革新上,一定要以有实力的大公司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在战略布局上,国家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制定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材料标准、应用标准等标准规范,搭好“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应用示范平台,重点布局,重点攻关,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
只有加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协同创新,明确各自角色,有所担当,扎扎实实地投入,才能让“烯”望得以实现,让石墨烯产业在花开满园的同时,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一枝独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