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互金理财新概念揭秘系列报道之一
智能投顾离为您理财还有点儿远
作者:聂国春
图片


  编者按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络借贷业务整治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去P2P化”,改道扛起了金融科技(又叫Fintech)的大旗。一时间,国内涌现出无数金融科技公司,大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架势。与金融科技相伴随的是“智能投顾、量化投资、数字货币、区块链……”等一系列投资理财新名词。那么,这些火爆的名词,到底是真科技还是伪概念?是炒作还是风潮真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开展的调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8月28日,2016“硅谷对话北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投顾高峰论坛在京举办。9月1日,海通证券也举行了“新金融 新科技”Fintech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在这两个论坛上,智能投顾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
  事实上,智能投顾从去年开始就受到国内的P2P平台、券商、交易软件等机构的热捧。今年以来,有关金融科技的会议论坛也多有关于智能投顾的讨论,这也使得智能投顾在国内的发展驶上快车道。
  不过,虽然智能投顾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抢滩布局的重要领域,并被认为将会改变中国财富管理的版图,但也有业内人士对其并不看好。神仙有财CEO惠轶甚至认为,智能投顾尚处于“忽悠大于实质”的阶段。
智能投顾迎来风口
  智能投顾的英文是“robo-advi-sor”,直译是机器人投顾。是一种在线投资顾问服务模式,通过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相关算法搭建一个数据模型,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及理财目标,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作为金融科技的一种代表,智能投顾实际上通过投资量化算法来完成以往由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投资顾问服务模式。
  据了解,在美国此类网站出现于2005年,是金融顾问行业内的一个新兴分支,服务那些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顾问覆盖不到的目标客户。中国的智能投顾起步较晚,2014年才有机构打出智能投顾招牌。
  尽管如此,中国的智能投顾业发展迅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开宣传已经或将要上线具有智能投顾功能的平台已近40家,例如百度金融、积木盒子、宜信、钱景等平台。这些平台的智能投顾产品准入门槛由100元至50万元以上不等,目标客户从高净值人群到小资白领,数量还在不断增多。
  按照研发主体来分,中国目前的智能投顾产品可分为传统金融、独立第三方平台、互联网金融公司三类,其中的代表分别是平安一账通、积木盒子和京东智投。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表示,智能投顾在未来,甚至不用10年就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投顾模式有多智能
  一直以来,个人投资者通过投资顾问获得资产配置建议参与金融投资。但这种传统服务方式成本较高,且难以覆盖普通大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慢慢植入金融领域,从而出现了机器人顾问。
  盈灿咨询中心研究员童颖曼告诉记者,智能投顾主要有三大特点,即分散投资、个性化投资和长期投资。各平台用户进行投资的流程大致相同,可以分为风险测评、获得投资方案、连接账户、进行投资、更新方案、完成投资六大步骤。
  根据业务模式,童颖曼将智能投顾平台分为三类,即独立建议型、混合推荐型和一键理财型。其中平安一账通、京东金融、宜信是混合推荐型,该类平台在经过大量计算后为投资者推荐的产品分为平台特有金融产品和其他机构金融产品两类。钱景私人理财、弥财是独立建议型,这类平台只为理财用户提供建议,并代销其他机构的金融产品,平台自身并不开发金融产品。懒财网、钱大人是一键理财型,这类平台简单明了地给用户一个“收益率”,采用机器人进行资产配置的过程,用户并不参与,可以说是只智能不投顾。
  华泰证券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陈天翔认为,智能投顾要通过大数据获得用户个性化的投资偏好,然后结合算法模型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但在我国股市单边下跌的情况,如果投资者按智能投顾平台精选的个股组合建议配置资产,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亏损。在陈天翔看来,大数据和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是智能投顾智能理财的前提。
  国内较早从事智能投顾行业的理财魔方合伙人周维介绍表示,在智能理财领域计算机还无法完全替代人,在一些关键时刻还是需要人依靠专业经验来做决策,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智能理财需要保持人工智能+专业经验的状态。
投资警惕概念噱头
  随着智能投顾概念的火热,有些企业打起了“擦边球”,要么私设资金池,模糊资金去向,用“机器人理财”来搪塞投资人的询问,要么借着智能投顾的旗号销售理财产品。
  周维告诉记者,自己做了一年多的智能投顾业务,其被大家看好,这令他非常高兴。但他同时发现,如前两年的P2P一样,很多鱼龙混杂的平台开始打着“智能投顾”的旗号,一面坑用户,一面圈投资人的钱。
  惠轶更是直言,基于P2P资产去做组合、做智能投顾基本上是死路,除非能归并到某个P2P闭环资产的一部分中。他表示,“智能投顾真正带来的价值并不大,目前还处在一个忽悠大于实质的阶段”。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家宣传语中带有“智能化投资”的网站资金投向为货币基金、消费金融、小微信贷、供应链金融、分级基金、开放式基金等10类金融产品,对应的同类产品有20多个。而业内人士解释,同类产品超过五只就没有任何分散的意义了,这样的分散投资颇有掩耳盗铃的意思。
  除了警惕概念噱头,投资人还应关注监管风险。在8月19日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未经证监会注册,擅自从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的,证监会将依法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一旦发现互联网平台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的,将依法予以查处。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此前也指出,Fin-tech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能投顾离为您理财还有点儿远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