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状况分析报告》(下称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31.1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75倍,占行业总保费的比例上升至5.2%。
“保险是一个善良的产品,但是传统保险公司集生产者与销售者于一体,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将保险产品卖出去,而非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所以传统保险很多时候其实逐渐远离了充满温暖和善意的本心。互联网保险的架构则完全不同,它是迎合消费者需求与消费习惯来构建产品的,因而能快速到达用户。”谈起互联网保险激增的原因,保险电商平台慧择网CEO马存军如是分析。
在马存军看来,互联网保险解决了诸多传统保险的痛点。以慧择网为例,与80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可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互联网保险信息透明,其多维度对比的功能并非简单的比价,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投保效率,降低决策成本,此外,购买后服务更有保障,相当于多了一个免费、专业的理赔帮手。
正是认识到互联网保险的优势,近年来淘宝、京东、携程、网易等大型电商平台纷纷涉足互联网保险,各险企也加大投入建设互联网直销平台。根据《报告》,2016年上半年,共有61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较2015年同期增加5家。
不过,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结构仍旧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通过第三方渠道实现人身险保费1089.1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96.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是险企官网保费的24倍之多;承保件数则达到1.3亿件,占总承保件数的95.9%,是官网承保件数的24倍。
马存军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第三方平台是完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它比单一险企官网的产品更丰富,服务更好。“在慧择,员工中最多的是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后者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投保体验。”马存军说。
据了解,吸引消费者的是慧择网销售端的“顾问式服务”和售后的“理赔O2O平台”。与传统保险骚扰用户不同,慧择是客户主动上网看,需要咨询时再由专门的坐席人员提供服务。慧择保险网要求客服必须从客户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制产品,给客户推荐三款以上的产品,让消费者自己比较选择。在理赔环节,慧择提供全程协助理赔服务,并推出了先行赔付模式,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针对简易赔案,慧择还与合作的保险公司陆续推出小额快赔服务。今年5月,慧择合肥后援中心正式启用,为消费者提供7×24小时的服务。
尽管互联网保险前景广阔,但马存军表示,这条路也异常艰辛。“最好的保险是因人定制。”马存军说,随着我国消费升级,保险消费者的需求也将多样化,定制保险只能依靠大数据,这是给第三方平台的使命,它对平台的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带来考验。在今年获得融资后,慧择网将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中保协相关人士也表示,随着保险业与互联网的相互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技术投入的加大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将促进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