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爱护牙齿 别让疾病满身跑
作者:张鹏
图片


    ■本报记者 张鹏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这正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今年“全国爱牙日”主题:“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你的牙齿健康吗?当牙周炎和全身其他疾病相关联时,你仍觉得“牙疼不是病”吗?
八成人口腔有问题
  为了在公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并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的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1989年由原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委联合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在第28个全国爱牙日前夕,《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街头对一些市民进行了关于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认知的调查采访。
  当记者问起有关牙齿健康问题时,被采访对象有的说会早晚刷牙和三餐后漱口,还有的表示习惯使用漱口水。但当记者追问是否每年洗牙?是否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等问题时,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只要确保每天刷牙,口腔就不会出问题了”“牙齿不痛就说明口腔康健”“牙痛的时候才有必要看牙医”……针对类似的看法,相关专业人士认为,虽然人们对口腔健康有一定的关注度,但显然对相关问题缺乏科学认知,处于“有病再就医”的被动阶段。
  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也显示,我国80%至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35至44岁的人群中,牙龈出血的比例高达77.3%。报告还显示,大多数成年人有牙龈问题,九成人龋齿超过4颗,但仅有不足两成人会定期看牙医或有牙病时马上就医,而由此导致牙龈炎、龋齿、掉牙等各种口腔疾病层出不穷。另据有关医学部门统计,我国45岁以上人群79%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牙现象,而且由于普遍忽视牙齿健康,牙缺失人群还在向年轻化趋势发展。“掉牙”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因牙周病、外伤等因素导致牙齿松动、缺失的年轻人大有人在。中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口腔颌面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宝华表示,我国各年龄段的人都被口腔问题所困扰。其中,儿童最常见的是龋齿和牙颌畸形,后者发病率约为41%至49%;18至45岁人群除龋齿外,牙周病最常见;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是缺牙。如果按照理想的咬合标准,我国至少有90%的人牙齿不齐,其中又有40%至50%的人情况比较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曾倡导“8020”运动,即希望人到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完好的牙齿。但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8.4%,牙周健康率仅为14.1%,65岁至74岁老年人10人中就有一人满口无牙。虽然近年来关于口腔健康保健的宣传日益增多,伴随全国爱牙日的主题活动也愈发受到重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据记者了解,在一些西方国家,每个人都有一份牙齿档案,一个人一生平均花在护牙上的费用相当于买一辆高档轿车的费用。
口腔关乎全身健康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句俗语充分体现了牙病对人们的伤害,但即便痛得要命,牙病仍然让许多人认为不是病,至多是一种小病,而这正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北京市隆福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刘召娜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能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许多老年人长年牙缺失不修复,不仅会使咀嚼功能减退,还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果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便会加重胃肠负担,久而久之,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也可能受影响,出现胃痛、腹痛、腹胀、恶心、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刘召娜告诉记者,由于缺少了咀嚼刺激,老年人容易出现记忆衰退,甚至诱发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研究也发现,牙齿脱落比率高的人,食道癌发病率增加136%,肺癌增加54%。此外,口腔癌、舌癌等风险也在增加。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口腔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王松灵则认为,从小的方面来说,牙周炎造成的是局部流血、红肿热疼或牙齿松动。但从整体来看,口腔内32颗牙齿的牙周表面积加起来其实不容小觑,如果发生炎症,便会成为很大的病灶,危害健康。因为牙周炎的细菌可成为心血管系统细菌的来源。而最新的研究也发现,一些病人脑血栓内部分细菌的基因与牙周细菌的基因一样,这说明牙周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器官。病菌侵入血液,不仅会造成血小板凝固,还会直接在动脉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同时还有研究表明,牙周炎与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定期检查早治疗
  由此看来,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刘召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龋病和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菌斑微生物就不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刘召娜提醒一旦发现口腔疾病应及早治疗,切勿拖延。“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通常是缓慢发生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易察觉,等到出现疼痛时,说明龋病已经加重并发生牙髓炎,逐渐会导致牙齿脱落。这时治疗起来就复杂了,患者也会花费更多的费用。”刘召娜还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缺牙,都应在3个月左右修复好,因为长期缺牙会导致牙两侧的牙齿出现倾斜、移位,严重者甚至造成一侧牙失去功能,还会增加牙周病、龋病的发病率。
  除了及早治疗,保持口腔健康“防”比“治”更重要。刘召娜认为,各种口腔问题的产生,一般是由不良的卫生习惯导致的,比如不刷牙。食物残渣在口中3到6小时内会有细菌附着,经24小时牙菌斑转变为牙垢。所以,饭后要漱口,早起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3到5分钟。“清洁牙齿可以有效阻止牙周病发生。牙细菌要演变成严重牙周病,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若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把牙齿清理干净,可以阻止牙周病的发生。”此外,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不但能及时发现、治疗口腔疾病,还有助于医生根据情况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为此,刘召娜推荐了五大日常口腔保健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每年洗牙一次,为牙齿清除沉积的细菌;出现龋齿龋洞立即治疗、填补;少用牙签剔牙,改用牙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护牙齿 别让疾病满身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