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厨卫产业升级之路 寻找匠心精神典型样本”高端访谈
转变驱动方式 助力供给侧改革
——访美的集团厨房电器事业部创新中心总监栾春、运营与人力资源总监傅生彬
作者:桑雪骐
■本报记者 桑雪骐 日前,美的集团厨房电器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结束,个性化消费渐成主流时,企业发展必须从以低成本抢占市场时大规模的营销驱动向产品及技术驱动转变,而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记者:在消费者心目中,美的是一个比较具有价格优势的知名大众品牌。但在刚刚落幕的德国IFA展上,美的天幕油烟机智能蒸汽洗技术和鼎火燃气灶鼎火高效燃烧技术荣获了年度技术创新奖,美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则将年度产品创新奖揽入麾下。请问,这是否标志着美的厨电的供给侧改革拉开了大幕? 栾春:其实不仅仅是厨电行业,我国整个家电行业都经历过通过低价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阶段。然而,经过多年发展,需要认识到,通过低价抢占市场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美的于2011年底确定了转型升级的三个轴心: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并在2014年开始要求企业架构改革刚性执行,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整个集团从营销驱动向产品和技术创新驱动转型,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说的供给侧改革。 记者:产品驱动及技术创新驱动的内涵是什么?美的如何让这两个概念落地呢? 栾春:以前,产品的研发大多是工程师思维,但是从2015年上半年,美的启动了CDOC模式。这是一个产品从概念到量产的全程掌控模式,共分为四个阶段——C(Concept,概念)、D(Design,设计)、O(Optimize,优化)、C(Capability,量产)。以天幕吸油烟机和鼎火灶具为例,在C(Concept,概念)阶段把用户使用场景拆解到动作,天幕吸油烟机和鼎火灶具各有5个核心概念,这是与700多个用户互动提炼出来的;在D(Design,设计)阶段,将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在O(Optimize,优化)阶段,优化细节、模组与零件设计;在C(Capability,量产)阶段,通过制程设计、量产验证、多变量研究以及控制计划4个部分进行管控。 此外,美的集团还构建了两层四级的创新研发体系。在各事业部层分为两级研发:第一级是采用现有的技术进行产品研发,第二级则是按照产品的技术路线图进行技术的开发和储备;在集团层同样是两级研发:第一级主要进行十大事业部的通用技术研发,比如传感器、降噪等,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二级则是与顶级高校合作,进行面向未来的基础性研发。这些前瞻性的研发极大地丰富了集团的技术储备,当工程师研发新产品时就可以从其中随意挑选所需的技术,从而大大缩短产品研发的时间。 傅生彬:在产品材料的选择上,我们也追求精益求精,物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同时,要生产优质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性能也不容忽视。美的也在积极地与意大利顶级设备供应商取得联系。 记者: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谈到供给侧改革,人们往往会同时联想到智能制造、智能化产品,但是在参观工厂时,我看到那里并不是所谓的“黑灯工厂”,那么美的对智慧工厂是如何理解的? 傅生彬:以前提到智慧工厂,智能制造,强调的是自动化、信息化,引进先进的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完全采用机器人。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仅前期投入大,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又推出了MBS(MideaBusinessSystem,“美的精益营运系统”)。也就是在自动化之前,对生产线进行精益化、柔性化改造,由一线员工上阵组装试验生产线,并在试验中不断观察改良。比如以前一条32人的生产线,一天最多生产400台,经过改造后,整条生产线只需22人,一天的产量为450台,而且制造品质不良率下降50%、效率提升30%。 记者:除了自动化生产,您认为智能制造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栾春:智能制造还应该包含信息化的内容。以前,产品从美的的仓库运出,要经过五个层级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现在通过信息化改造,这一层级降为两个,从环节上节省出来的费用可以补贴给消费者;同时总部可以掌握产品销售的实时数据,根据大数据进行生产营销,一批产品,三天下单,三天生产,三天交付给消费者,可以很快地进行滚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