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千家药店进同仁中医文化颂古今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之旅隆重启幕
图片
图片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在34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
  340余年来,同仁堂人就是带着这样的精神一直恪守职责所在,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更是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立业古训和严谨工匠精神化作不懈坚守的信仰,融入制药过程的每个细节里,让每一位接触到“同仁堂”的寻常百姓都能放心、安心。这一点无论在连锁一线还是大众百姓口碑方面都有相对深厚的根基。
推动中医文化,“传承”势在必行
  近期,在习近平主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倡导下,随着医药行业发展与整合,药品安全问题再次提上台面——从药材到配伍,从炮制到成药,对于中医药而言,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对于“用药安全”与“药效”这两个关键词都尤为重要。
  日前,由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独家发起的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千家药店走进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之旅”正式启动。本次公益活动计划从2016年9月延续至2017年3月,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将邀请全国上千家零售药店的优秀店长及店员,参观其现代化生产基地及文化地标,从工业端零距离接触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站在零售一线的角度,打造中医传承“逆体验”,从而真正了解同仁堂医药文化之精髓,进而反馈给广大消费者,做到真正“用对药”“用好药”。
严把生产质量关,347年诚信仍不变
  在很多人看来,“北京同仁堂”的口碑来自于地道药材和药品的上乘品质,而当他们深入参观了同仁堂的生产流水线后,不禁惊叹于同仁堂企业对待工艺的执着和热忱。
  在同仁堂中药现代化展示窗口——亦庄分厂,来宾们了解到,在炮制工艺方面,同仁堂虔守古训,前处理工序为保证药材充分发挥药效,很多炮制工艺仍然沿用传统方法,保留传统手工操作,确保每一味药材的药用价值最大化。而在生产流程中,同仁堂“遵古不泥古”,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所有生产车间均严格按照GMP标准设计、改造和运行,生产潜力大、产品质量好。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不但全部生产线均通过国家GMP认证,同时还拥有多条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日本厚生省认证的生产线。2016年8月,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顺利通过了欧盟GMP认证,迈出了进军欧洲市场的关键一步。
  在位于玉田的中药提取、液体制剂在建项目工地,来宾们了解了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的未来规划与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崭新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将为同仁堂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而当大家跟随生产的脚步走进北京同仁堂(唐山)营养保健品公司的时候,再次对这个有着340余年传承历史的老字号肃然起敬。厂区负责人向来宾们详细介绍了同仁堂阿胶的古法炮制工艺。透过参观走廊,人们看到一张张完整的驴皮,从焯洗到熬制、从打沫到收胶、从闷晾到切块,一步步蜕变为“黄透如琥珀,光黑如瑿漆”的阿胶的全过程。时至今日,同仁堂仍然在坚持慢工细活的古法炮制工艺,每道生产环节无不折射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而今,北京同仁堂对阿胶所含18种氨基酸等对人体有效成分的研究还在探索前行。未来,定向培养驴皮鉴别、制胶、包装技艺传承人,挖掘阿胶传统制作技艺处方、用料标准、制作技艺,制定阿胶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方案等系列保护工作正在筹划进行。
千家药店为窗口,谱写华彩新篇章
  活动刚刚开展之初,各地药店代表们怀着探究的心走进同仁堂,仅经过几天的参观接触,便深度品读了北京同仁堂340余年的文化底蕴,同时,不仅感悟到老字号“诚信为本,药德为魂”的传承精粹,更理解了企业在现代化生产所投入的执着和严谨。
  消费者在选购药品的时候看不到每一盒药品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但作为药品生产企业的窗口,千家药店在未来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定会把同仁堂的诚信精神转化入每一次服务中,为千百年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谱出崭新篇章!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千家药店进同仁中医文化颂古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