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今天你“听书”了吗
作者:冯松龄
图片


    ■冯松龄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音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知不觉中,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手机“听书”来打发碎片化时间。如果你不信,在地铁、公交车上,看到头戴耳机的年轻人,问他在干嘛,或许不是在听歌,而是在听书呢。
爱上听书
  “我喜欢堵车路上的充实,因为通过听书,我听到了各种精彩。”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的宋青海在海淀区上地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说起听书,他一脸的兴奋。“早高峰的地铁上人多拥挤,一般很难抢到座位,手捧一本书的空间根本不存在,用手机听书弥补了这个遗憾。”宋青海说。
  北京市民张卫东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他每天准点下班后,简单吃些晚饭,便会戴上耳机,开始8公里的夜跑。“对于跑友来讲,听书或者听音乐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这样可以让自己跑得更持久。”张卫东告诉笔者,他已经听完了《三体》全集,这花费了他近1000公里的路程。“听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这就如同跑步本身。运动的魅力莫过于在运动中还能学到知识,一举两得,岂不美哉。”张卫东说。
  就读于河北辛集高中的高三学生刘梦,以前上的是理科班,高二下半年跳到了文科班。而对于这个“理科生”来说,用某音频APP收听最新的文史类课程解读书籍给了她当好“文科生”的信心。“现在高中生学习压力非常大,而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上下学的路上完全可以通过听书来‘补课’。当然,走路戴耳机听书,一定要确保安全。”刘梦的妈妈说。
  喜欢海子的魏晓光在北京某视频公司工作,每天早晨他都会开车从立水桥到惠新西街南口附近的公司上班。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常常打开手机里的“懒人听书”APP,听上一段小说。“我喜欢安静的文字,即使道路不是很通畅,听着听着便不再那么拥堵”。“移动互联改变了很多人的收听习惯,有声读物通过广播、车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硬件植入到达受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市场空间不小。”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悦库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蓉看来,有声阅读可以为喜马拉雅、蜻蜓、考拉等音频应用平台带来40%—50%的流量,并能持续为这些平台带来收入。
  而易观智库今年发布的《中国有声阅读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接受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听书:2015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16.6亿元,同比增长29.0%;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亿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耳朵”优势
  “创建懒人听书很大程度都源于我自身的从业经历与爱好,以及成熟的时机。”懒人听书创始人宋斌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如是说。
  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宋斌来到深圳,成为众多程序员中的一员,在技术管理岗位上一呆就是4年,业余时间主要靠听相声和评书来打发。“2011年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出现,给有声读物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正是看到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宋斌带领团队基于自身的技术积累,经过摸索很快就研发出了懒人听书APP。
  2012年,宋斌创立懒人在线公司,正式运营懒人听书产品。目前懒人听书的内容满足了各年龄层、各类别收听人群的“全内容收听需求”。“小说类长音频因其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让广大听众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也就是所谓的‘追剧’。”宋斌表示,懒人听书在时长方面设置每集10—25分钟,满足了消费者碎片化的收听习惯。宋斌说,目前懒人听书的收益主要来自移动终端的听觉广告、内容付费收听,以及与合作机构、主播等内容提供者的利润分成。
  “做饭、健身、排队、坐公交等场景中会产生大量碎片化时间,音频作为伴随性媒体具有独特优势,因为只有‘听’才能存在于从早到晚所有双眼被占用的场景中。”喜马拉雅FM品牌负责人顾慧妍告诉《中国消费者报》,基于这样的需求和市场背景,喜马拉雅FM应运而生,它是最早提出PUGC生态战略的音频平台,即内容生产由PGC(平台自产)+UGC(用户上传)+独家版权三大块构成,既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也能够大量地挖掘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个性化。顾慧妍表示,目前该平台已拥有400万名主播,包括10万名认证主播,这其中既有包括马东、吴晓波、郭德纲、韩寒等 6000多位自媒体大咖投身音频“微创业”,也有采采、窦超等诸多草根主播通过平台孵化成为声音大咖,他们共同创造了平台内3000万条有声内容。
  除此之外,互联网上的“说书人”也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构建读书会APP的樊登等等,他们迅速成为音频界的“网红”,拥有了海量的听众、流量。随着百花齐放的音频市场变得多元化,更多的音频APP开始扮演“说书人”的角色,成为了中国消费者行走中的“另一只耳朵”。
版权之忧
  “一些音频APP提供的音频内容并没有获得原创作者的授权,这对原创作者的权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一位要求匿名的作家李远(化名)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对音频侵权现象表示担忧。
  “之前音频内容需要用专业录音设备才能录制,现在一个手机APP就可以完成。我的三部曲被一个所谓的爱好者念了一遍,然后在某平台播了,阅读量达到几万,然后这个爱好者还在微博上找到我,希望让我给他授权,这说明许多人的版权法律意识还很淡漠。”李远说。
  这位作家还分享了一段“黑色幽默”似的被侵权经历:有一次自己在某平台将自己的原著录播后,被很多音频APP拿走了,导致很多时候他听自己的作品还得付钱。“对懒人听书来说,重点依然是版权内容保护,移动音频行业从2015年开始,从业者整体的版权意识比过去有所提高,大部分同行都比较自觉,尽量避免主动盗版行为,但确实也有少数平台明目张胆地实施盗版等侵权行为。”懒人听书品牌运营总监贾影彪表示,2016年,懒人听书加强了版权审核工作,并组建专门的维权团队,以保证原创作者及平台的合法权益,促进音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喜马拉雅FM品牌负责人顾慧妍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该公司将合作的原创著作放入到版权库中,撮合平台主播进行有声化改编,已经制作完成的,由喜马拉雅FM提供平台和发行渠道。“尊重版权是喜马拉雅FM的企业文化之一,我们不仅建立了自纠自查机制,在扬州建立大型内容审核基地,通过技术审核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平台内发生盗版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与阅文集团等合作各方成立工作小组,共同开展反盗版行动。”顾慧妍说。
  不久前,喜马拉雅FM曾联合国内外多家知名出版集团在上海展览中心共同举行“2016中国有声出版业启动发布会暨集体签约仪式”。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此次企业集体签约后或将进一步规范国内有声阅读作品,并为有声阅读出版行业未来发展提供示范效应。
  “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在推向用户的同时,能给原创作者、内容制作方、平台方带来更多收益。”北京东方视角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事业部总经理于琦表示,有声阅读行业亟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行业规范,切实理清版权关系,有力维护各方著作权益,这是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
●链接
有声阅读四大特点
  ●内容类型“长尾化” 迎合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海量、多样、娱乐内容的需求,有声阅读内容丰富,其内容类型已脱离传统广播的有声小说、评书等音频节目,基于消费群体的巨量,内容类型长尾化特征显著:涵盖经管人文、少儿教育、相声评书、文艺情感、搞笑段子以及更加细化、个性化的内容。
  ●内容制作“网络化” 除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音频录制、剪辑方式外,有声阅读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在内容制作上推陈出新,采用播客征集、用户意见征集等模式让用户参与到内容制作中。将播客与粉丝直接连接,以满足粉丝与偶像常态互动和零距离接触的需求。
  ●内容演播“多样化” 有声阅读内容生产的UGC模式,决定了内容演播风格的去广播化,呈现时尚、清新、口语化等演播特征。PGC模式,由专业有声内容制作团队,负责编审、录制、后期合成到成品层层审核各环节,制作专业的有声作品。
  ●收听场景“碎片化” 有声阅读聚拢了大量消费者和庞大市场。上下班出行、休息间隙、驾车等特定场景的娱乐需求促使有声阅读成为“碎片化”时间的占领者之一。主要三类人群:乘坐交通工具、开私家车的上班族;对阅读的需求较高,盲人、幼童、有阅读障碍的人群;对有声读物感兴趣的人群。
(冯松龄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新消费·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今天你“听书”了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