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燕京
秋冬季来临,无论是干燥的北方还是潮湿的南方,妈妈们都开始关注起了该如何护理宝宝的话题,于是网络上又掀起新一轮的关于宝宝护理方面的讨论,许多的妈妈们也开始通过朋友圈、网络搜索找育儿知识,但是这样获取的育儿知识就一定靠谱吗?
误区一:秋季干燥喝牛奶会让宝宝们上火
解读:秋冬季由于干燥湿度低,加之宝宝们自我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出现缺水的干燥症状,此时如果喝浓度较高的牛奶,的确会出现上火的现象,但牛奶并不是上火的主因,关键问题在于秋冬季缺水,所以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才是防止上火的关键,所以怕上火不给孩子喝牛奶实在是不可取。牛奶中含有很多孩子生长需要的元素,牛奶是不应该断的。
误区二:秋天是宝宝长个头的好季节
解读:宝宝的身高依赖于自身的生长激素分泌,而生长激素一般在夜间分泌,并且和季节没有关系,所以长个头和季节无关,和睡眠息息相关,想要宝宝长高,良好的作息才是关键。
误区三:南方天气潮湿不用给宝宝润肤
解读:无论在潮湿的南方和干燥的北方,婴幼儿皮肤都需要适当保湿。很多父母以为南方湿度高就不需要给宝宝润肤,其实不然,宝宝本身相对于成人就是偏干性皮肤,因为皮肤薄嫩容易丢失水分,即使在南方天气潮湿的情况下,还是要给宝宝涂抹润肤油。只是建议在产品功能性上要挑选天然温和,且更适合敏感肌肤的配方,比如含有牛奶和燕麦成分的产品。
误区四:不知名的护肤品更好用
解读:现在北方天干物燥,很多家长想选一款天然又滋润的产品给宝宝使用。于是朋友圈、各种渠道的广告都开始讲故事,各种不知名的婴幼儿护肤产品都涌了出来,与此同时还用诋毁其他品牌的方式抬高自己。因此,一些不知名的护肤品不要轻易给宝宝使用。
当前,婴幼儿品牌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丑闻时有发生。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婴幼儿产品时,一个是要看企业背景和产品研发投入,另一点就是要看产品制造商是不是对待其产品有严谨的态度、检测标准是否严格。据知名的医药咨询公司Igeahub的统计:全球各大制药公司研发投入水平,强生公司排在榜单的首位,在研发方面(R&D)的投入也超过了90亿美元;罗氏则以20亿美元之差位居第二。
评估原料安全性时,强生的毒理学家会对低至百万分之一的杂质都评估,达到了美国行业通行做法的1000倍。很多知名品牌从配方、原材料采购、再到生产制作工序都层层把关,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这不是一些不知名的品牌能达到的标准。
为什么各种“花样忽悠”会在网络上传播呢?究其原因还是父母以及长辈育儿知识的匮乏以及对宝宝发生情况的一些错误解读,尤其在中国传统观念比较重,长辈们对现代育儿观念接受度较低,使一些错误信息有了一定的传播环境。其实,科学知识和理论依据是粉碎谣言的最有力工具。父母在选择育儿方式时,应尽量听取科学的意见,不要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