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次发布环境与健康素养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为8.41%。每100个15—69岁的居民中仅有不足9人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普及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推动社会共同努力应对环境与健康问题,2013年9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环境保护部2013年第61号公告)。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与健康工作安排,为了解现阶段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2015年完成了三省(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抽样调查,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从北京、湖北、甘肃3省(市)选取15-69岁常住居民3128人。
调查结果,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为8.41%。也就是说,每100个15-69岁的居民中仅有不足9人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20.11%、5.85%和24.27%,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低是导致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工程师朱忠军表示,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低加大社会治理成本。居民高度关注环境与健康问题并具有强烈风险感知,但局限于表面认知,知识储备、理性认识不足,不利于个体保护环境、维护健康行为的养成,增加个体健康风险进而加重社会疾病负担。 (冯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