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还是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的市场监管中多举措并进,推动职能转变、强化市场经营主体信用意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落实宽进严管措施
近年来,建邺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投资类企业市场准入登记的把关工作,开展“护鑫”专项整治行动,对做出办理独立核算企业和变更经营地址决定的异地经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协助办理变更。做好“营改增”换照企业服务工作,确保“当日受理、当日核准、隔日领照”,15个工作日完成了1659家企业“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核准换发。
据了解,该局开展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情况抽查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加强失联企业与出资信息检查,推进“异常经营名录”、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等制度落实。同时,该局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平台,积极构建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区市场经营主体年报率为49.3%。全区今年新增企业2056家,新增认缴注册资本236.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和7.19%。其中,认缴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企业644家、千万元以上企业385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13.6%;亿元以上企业33家,与去年同期持平。
此外,该局继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截至目前全区的市“守重企业”已达68家。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办理户外广告违法案件3件,罚款1.2万元。同时,该局还组织辖区2家企业申报工业生产企业质量信用评价2A、3A等级。
●增强企业年报意识
年报工作不仅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且是工商部门建立企业信用机制,向政府、社会提供重要经济数据的基础性工作。在增强企业年报意识方面,建邺局多举措并进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电信企信通平台、宣传单、海报等手段加强年报工作宣传力度,通过电信企信通平台向市场主体方发送一次年报提示短信。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提高工商干部服务年报工作的能力。年报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及时传达市工商局个私处年报工作会议的精神,多次组织市场分局监管人员学习年报知识、年报方法,对年报对象、时间、内容及相关操作流程,作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培训,还重点加强了年报问题解决的相关培训。各市场分局按照“定人、定点、定责任、定数量”的要求,主动上门督促和指导年报报送,年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是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制,加大年报的宣传和指导,把推进年报与加强信息公示、强化证照监管等工作结合起来,将实行年报制的举措通知到每一个辖区内的市场主体。所辖5个市场分局接听年报咨询电话5000个,接待上门咨询2000多人次,解决相关问题2000多件。
四是对辖区内市场管理方开展年报申报培训。由于市场内经营户数量多、文化水平低,仅靠监管干部进行年报宣传工作难度大,效率低。因此市场规范监管科召集辖区内农贸、工贸市场的管理方代表进行年报动员及培训工作,联合市场管理方一起做好市场内经营户的年报工作。
●建失信企业黑名单
近年来,该局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公示抽查工作。执法检查由先前的巡查改为现行的抽查,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把市场经营主体的失信企业、失信法人和股东,以及违法企业、无照经营行为等11种情况,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平台,向社会公示,为下一步达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目标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双随机”(企业抽查名单随机、抽查人员随机)方式进行企业抽查。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了9次企业信息公示抽查任务,完成对市场主体612家的抽查工作。
为了强化市场经营主体的诚信意识,下一步建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继续加强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商业街、写字楼、市场等区域,逐步转变经营户的思想认识,发挥市场机制,强化企业自律,引导社会共治;贯彻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对合法企业加强保护,对不法企业通过异常名录、黑名单等手段限制其不法行为;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平台建设,在江苏省工商局推行“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平台”基础上,对辖区内的27家市场实行网络化监管,对市场内的经营信息实行全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