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恒
初冬时节,辽宁省瓦房店市随处可见“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市”的宣传语。该市市长高顺东指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市,不是最高工作目标,而是最低工作标准;不是好高骛远,而是食品企业和一座城市的底线。
11月14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瓦房店市政府办公大楼8层大厅看到,该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上同时显示着54家农畜企业的生猪从养殖、屠宰到加工、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24小时不间断监控农药店药品使用及进货情况。
瓦房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国金向记者介绍,这套投入270余万元的瓦房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大规模、全方位应用于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已经成为辽宁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标杆。该平台将屠宰厂、养殖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店全部列入农畜产品一体化管理中,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同时,瓦房店市在辽宁省率先推行了食品原材料来源及餐厨垃圾处理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食品原材料来源和餐厨垃圾去向有源可溯,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渠道。
全员参与监督是瓦房店市的一大亮点。在瓦房店市老虎屯,记者见到了42岁的李大姐。自从当上食品安全协管员,她逛超市和市场的时间多了很多。“挨个看看货架上的食品过期没?过期就让店主下架,临期就提醒店家及时促销。一走一过就能为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把关,为邻里造福,何乐而不为呢。”像李大姐这样的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有308名,涵盖瓦房店市的308个社区。
据悉,目前,瓦房店市已建成辽南最先进的以快速检验检测设备为基础的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每周公开学校食品采购、验收贮存、加工留样、卫生保洁、人员健康等关键信息。
目前,瓦房店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192家,认证登记无公害农(水)产品30个、绿色食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当地创建辽宁省食品安全放心市的总体构想是,以推动食品产业提档升级为目标,对种子、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全产业链实行全程监管,推进名优食品挂牌经营,在食品企业推进质量首负责任制和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制度,建立产品质量红黑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和综合防控体系的日趋完善。同时,定期公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发布消费警示。
今年上半年,瓦房店市共抽检食品6000批次,完成检验5400批次,合格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