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当新消费当道,情感愉悦成为新消费重要意涵。这对于时不时还传出骗补新闻的新能源车来说,从品质、品牌到品位,都差得很远。
撒娇的新能源车
作者:伊吾
图片


    图:在2016年广州车展上,有146辆新能源车亮相。国家补贴让各大车企看见了眼前的商机。 倪敏/摄
■伊吾
  岁暮年终,该消停的时节不消停,种种消息甚嚣尘上,喧闹不已。而这两天最多的传言,是关于新能源车,有媒体言之凿凿,称2016年新能源车补政策已由四部委签署完毕,将于近日发布。消息真假,尚未见权威披露。文中叙述,新的国补政策将比此前标准出现较大程度退坡,部分车型退坡程度将达60%,而三元电池或将成为后期市场获益方向。
  果真如此——补贴政策渐渐退坡直至取消——对于所谓新能源车,是件好事儿。
  从开始嚷嚷新能源车起,新能源车就一直像个断不了奶的孩子。有些部门出于种种功利考量不停地喂,新能源也就撒着娇地吃。溺爱固然让人瞠目,撒娇也着实让人脸红。都能奔跑如飞了,还偎蹭着装婴儿,是为一怪现状。
  当然一路溺爱下来,偶一清醒,竟发现给吃给喝之外,这些号称做电动车的新能源还在骗吃骗喝,于是嗔怒,于是要责罚几板子意思意思以谢天下。弄得观者老大不解,光知道喂,就没有监审?就想不到你这溺爱的孩子会品行有亏?
  当然,谁都明白,有这样的帮扶政策,想不撒娇也难。溺爱的孩子能成大器,怎么想都不靠谱。百姓有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是要管教才能有出息。但,话说回来,该充当管教者的人,自己是不是明白该怎么管教,也是件值得存疑的事儿。比如,新能源车到底该怎么发展?该制定什么样的发展路线图?现在所说新能源,其实主要是指电动车,而电动车到底是不是现实最合理最科学的选择?这些至少在当下,貌似还没有一个囫囵完整清晰的答案。
  所以,管不好,也就只好扶持,补贴。
  为什么这么大方?因为是国家贴补,掏国家兜里的钱,花起来不会心疼。国家埋单,又是谁在埋单?新能源车补贴标准的由来,补贴费用的出处,补到什么时候为止,补得到底公不公平,一直以来都是问号。
  补贴的公平性如果还难说得清,那么,判断关于新能源车的人情大礼是否公平,应该容易多了。道路拥堵,与所有道路交通参与主体有关。限行以及购车摇号,就该一视同仁。而现在,在限购城市,电动车不仅摇号政策宽松,还可以不按尾号限行措施上路行驶,甚至可以在收费路段免费放行的说法。这样,显然是拿公共交通资源去排挤其他普通车型的路权。
  当然会有人说,因其环保,就该鼓励。可是尽人皆知,电动车能量来源是公共电网。电网那头,每一度电当中,大约不少于0.7度来源是火电,又称脏电。这样的电动车,是否真的足够环保?
  或有说法,电动车集中解决了城市的减排问题,而电能来源,则仅污染了一小片天空,这样的说法,大有“牺牲他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意思,也就是以局部换全局。但是,在雾霾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常态的当下,还有多少个“局部”可以牺牲?
  因此,即便从数据上看,这两年新能源车渐有起色,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也并非新能源车辆自身对消费者产生了多大的吸引力,政策帮扶,才是关键。没有补贴,营销很难。而营销难,关乎新能源车品质不佳。
  去年冬天,北京出现极寒天气,人怕冷,更怕冷的是新能源车。天冷,启动困难,续航里程急剧衰减,闹得客户投诉不断,于是某品牌的客户服务部乱作一团,最紧急的工作居然是招人,否则电话都接不过来了,遑论后续处理?投诉之多可见一斑。
  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个品牌电动车出了这样的问题。电池确有一个使用温度的阈值范围,过高过低,会影响其使用性能。这一点,在手机等使用电池的产品上同样是个麻烦。但麻烦归麻烦,手机或许可以有,但电动车不能有。车行路上,安全第一,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电池一到冷天就任性玩衰减,那真的会出大事儿的。
  因此从这一点上说,如果所谓四部委签署文件属实,就电池技术水平提升而言,真的就是件好事儿。
  而关于电动车品质,话题不仅止于电池。比如,开发一款传统动力车型,车型平台是开发重点。而对于电动车而言,这一笔开支则是能省就省掉,往往借用传统车型平台,简单拆换,就算新能源车了。如此同平台,是否足尽科学合理?
  再比如,车身结构安全,是传统动力车型重点考量目标。近年,中汽中心C-NCAP评价推动传统动力车型车身安全有了大幅提升。相形之下,电动车的车身结构安全状况到底怎么样?少见谈及,更少见评价结果。
  而电动车与传统动力相比,其实还有一个电池安全的问题,碰撞爆燃,依然是一个没有圆满解决方案的问题。这一点,什么时候,什么人,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话说到这儿,有人会说这要求太高了。但是,对于曾经打算“弯道超车”的新能源车来说,再提点质量安全到位的要求应该不过分。否则,拿着高额的补贴,提供着1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天一冷还要大幅衰减甚至不干活了),给出的是安全性能不明不白的车身,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硬性的指标拿不出手,其他指标又如何?当今,传统动力车型要是不打个动感时尚前卫概念的话,发布的时候,似乎都会无话可说。不用说合资,就是自主品牌,这一两年的车身设计,也是突飞猛进,常有让人惊叹的作品。回到电动车身上,品位之低已成常态,时尚前卫动感,与之毫不相干。过目即忘,倒是最大特点。
  不提升品质,不塑造品牌,不追求品位,只是一味撒娇,新能源车难有未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撒娇的新能源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