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6版)
6食物相克类谣言(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黄米同食会中毒)
内容:“通知:医大已经死17人。友情提醒:最近医院急诊的患者比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丰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时候放大蒜,如果大蒜变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会产生一种毒素,医院治不好,后果很严重。望大家相互转告!不要点赞,扩散出去。为了亲朋好友及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人的安危,请你动动手指头,别在乎花点流量。”
真相:经过媒体记者向医生求证得知:蘑菇和茄子、小米、大黄米同吃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只有误食毒蘑菇后才会出现中毒的症状,所以平时市场上卖的蘑菇都很安全。此外,医院也并未接收过吃蘑菇中毒的患者,更无人因此而死亡之事。经过上网搜索发现:早在两年前就有一样的传言,只是“医大”为“人民医院”,当时的结果也是查无此事。
点评:“西瓜桃子同食会致命”“柿子+酸奶吃了会死亡”“维生素C+虾吃了会致命”……这一年,我们见过了太多太多食物相克提醒的好心“转发”,从某几种食物同食会得病,已经开始演化成了一起吃就死人,真不知道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而大部分的食物相克已经被证明要么是夸大其实,要么是子虚乌有。对此,笔者就一句话:蘑菇,好吃。
7儿童用药类谣言(小孩子发热用尼美舒利颗粒会致死)
内容:“求转!急急急!!!紧急通知:中心医院王云慧主任真心地呼吁:五例小宝贝来退热治疗,发生瑞氏综合症,四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小孩发热不要用 尼美舒利颗粒,看到的都转发吧!功德无量……就是那种小条装,泡起来是黄色的那种!亲们,高抬贵手,复制转发一下!这个必须得转!家家都有孩子!药名:尼美舒利颗粒。”
真相:经过媒体记者核实得知:关于“市中心医院王云慧主任”的信息实为虚假不实信息,相关医院并无“王云慧”这名医生,更未收治过因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患者。另外,此消息在北京、山东、湖北、重庆等地都传过,医生姓名都是“王晓燕主任”或“王云慧主任”,只是文中的医院和医生的名字不同。
此消息另外一个版本:“小孩发热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会致死”,药物是“布洛芬混悬液(美林)”,网上也已对此情况进行过辟谣。
点评:现代医学无论是从药理学和病理学都已发展得相对成熟,“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也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个经典口服老药,大家无须担心安全性。孩子是父母的宝,小编充分理解一些爸妈对于任何有可能危及到自己宝宝健康事物的担忧,但咱们也千万别因噎废食,看到说这个有毒就不吃,看到说那个致死就赶快转出去。尽量先多动动手指求证一下,免得上了坏人的当,还延误了病情,其实网上相关辟谣文章也是满天飞的。
8抵制日本3D电影《贞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上映
内容:“请大家12月13号一定别进影院,大家一起为《贞子》票房为零,做努力! 中国人拍的《金陵十三钗》在日本小鬼子票房为零。小日本拍的《贞子》将于12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而12月12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谁的群多,转一下,日本人说中国人是垃圾,不团结,今天腾讯公司和日本人打赌,如果在两周内转发超过200万个群的话,日本人就是垃圾。爱国的就转发。(是中国人就转,是懦夫的可以不转)发5个群,你就会连升4级,发完10秒钟看看你的头像。”
真相:这个谣言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即把时间改成5月13日和5月12日。但不管时间如何,消息本身就漏洞百出:首先《金陵十三钗》根本就没有在日本上映,不存在零票房之说。其次《贞子》2012年就已在日本上映,在中国至今一直未上映过;最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为每年的12月13日而不是12月12日和5月12日。此外,腾讯公司和日本人打赌的事纯属无稽之谈,也从没有转发某消息就升级群等级和送Q币的产品策略。
点评:网友留言精选:“《贞子》这部3D电影,基本上每年都要上映好几次。”
9朋友圈流传“急救贴心提示”
内容:“强冷空气将至,医生再次忠告50岁以上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剧烈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立刻口含10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心脏科医师强调,如果每个看到这条微信的人,不要光点赞,请转发,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抢救回来。”
真相:果壳等多个科普类网站已进行逐条辟谣:冠心病不会选择年龄,更不会以50岁作为分界点;不能遇到胸痛就认定是心肌梗死,更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所有病人,药不对症贸然服用,将有可能加重病情;最后,相比于平躺,坚持坐着更加消耗体力,会使得心脏耗氧量增加,加剧病情。
医疗专家表示,如果睡梦中突然胸痛惊醒,正确的做法应是:首先要保持冷静,恐慌的心理对于接下来的求救和病情发展都是不利的。其次,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清楚说明自己的位置、症状、联系方式。之后如果可能的话,打开房门,等待救援人员的帮助。如果自己不能开门,也可以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火速赶来。切记:先通知急救人员,再去通知亲属,而且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一定要保证通讯的通畅,千万不要因为急救人员找不到你或者占用电话通知家属耽误了时间而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最后,在没有明确病情之前,不要轻易用药。
点评:这个谣言从年初传到年末,随着冷空气来了又回,打着亲情牌,利用子女对家人、老人对自己身体的关心,一时迅速走红,还不定期重复出现。可所谓”贴心提示”一点也不靠谱:一旦老人真的出现心脏病突发的情况,按照谣言描述的做法,反而会耽误了病情。
10名人“被去世”类谣言(周星驰于2016年5月9日因病去世)
内容:“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辑、制作人、商人,2016年5月9号在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突发心梗,由于抢救无效身亡,享年54岁。”
真相:这些谣言里名人被去世的相关图片均为拼凑,被传谣的名人已经由本人或经纪人进行了辟谣回应。
点评:今年“被去世”的名人中,还有李连杰、六小龄童、阿宝。这类谣言层出不穷而且大多数都是老旧谣言重复被翻炒。这些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者,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对他们的套路实在有点难懂,不知道明年又是哪位躺枪。 (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