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are the ones who do. 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往往就会改变世界。 ——Steve Jobs
Home AI 一块治愈系的智能石头
作者:施乾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施乾元
  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7CES展上,Rokid的产品月石Pebble再夺两项大奖。
  这是Rokid产品第二次获奖。
  Rokid创始人Misa就此回忆,2014年,创立不久的Rokid团队完成了第一代产品的试产,并在2016年获得了 CES最佳创新奖。
  对于当前的HomeAI(家庭人工智能)而言,在一定程度上,Rokid已成为引领者。
领跑
  尽管现在人工智能早已是一个不再陌生的概念,但在2014年,人工智能研究还是个冷门。
  不过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变得热闹起来了。Misa笑言,早先,一小群人跑在一条偏僻小路上,边跑边探索前路。偶然间,小路上涌进来一大堆人,看见早先在跑的人,问道,你怎么也在这凑热闹?
  Misa说道,其实,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久了。
  Misa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ICSI/机器人学专业拿到了博士学位,早年创办了猛犸科技。2010年6月,猛犸被阿里巴巴收购,团队加入阿里,Misa也成为阿里巴巴M-工作室领头人,负责深度学习、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研发。
  一次,马云和Misa聊天,问他,“如果我们不买下你的公司,你会怎么走下去?”Misa回答:“应该会做有关人工智能产品的探索”。
  看上去就是随口一说,当时大家也就当是句玩笑。
  4年后,Misa提出离职申请。马云再次和他谈话,问他下一步的想法。Misa回答,四年前就告诉过你了。
  Misa回忆,之所以要离开,是他认为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后,人工智能会有突飞猛进。“我们必须提前起跑,到那时候才能和实力强的企业同台演出。”Misa说道。
通用性
  离开阿里,Misa召集了一群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搬到杭州,创办了Rokid。
  当时,Misa和他的团队判断,虽然人工智能技术会有大的突破,但是通用智能还需要很长的摸索。因此,应该在特定场景做一个软硬件一体的消费类产品,这样才能打磨各个细节体验。
  因而,Rokid希望能够做“SeriousAI”(严肃的AI),全面覆盖、单点突破,也就是说,不是纯粹为了解决某一个垂直问题,而是要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针对这一概念,rokid做法就是将AI创业分为三步——体验交互、内容和服务以及理解与个性化,依次对应HomeAI(家庭服务AI)、PortableAI(便携式AI)及PersonalAI(个人AI)。目前,先打好AI技术的基础,深度完善用户与AI交互体验。
  以家庭智能HomeAI为例,核心理念就是和你一起生活,了解、感知、学习并最终能够做到对应互动。让人能够体验到用语音指令而不用手操作的感觉,让机器更“懂”你:
  ——可以学习每个人的内容偏好,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同人的需求;
  ——营造智能家居,通过WiFi,而不是APP来管理各种设备;
  ——智能管家,完成日常服务,闹钟提醒、叫外卖、网约车,只需一句话,无需其他操作而达成需求。
  “而HomeAI只是个开始,想要看到具备全面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通用智能,还得三五年。”Misa认为。
黑森林
  Misa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全链条的研发系统,包括设计、软件、硬件、算法、云计算都要能自己掌握。
  成立之初,Rokid就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除了自研项目之外也挑选并跟进最新的研究成果。Misa自述,第一天起我们就是研究探索和产品设计并重的公司。
  说起来不错,但真的解释起来,到底要干什么,似乎也不太容易解释清楚,即使是当时的团队也并不十分确定这个方向。
  AI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方向。面对发展,Misa仍然常常陷于思考:“到底要把人工智能带到一个什么方向上去?服务者还是替代者?”
  在Misa眼里,人工智能仍然是那一个黑森林,在其中奔跑,你可能知道大概方向,但你并不知道脚下的路对不对,也许走着走着就掉到沟里去了,每个人都在摸索。当然对于Rokid来说,依然抬头畅想,低头探路。因为探索的路上美好和艰难都值得好好享受。
  艰难确实可以享受,因为艰难的路上出了成果。
  在人员到位3个月后,2014年11月15日,Rokid团队完成第一个原型产品并做了小规模的内部演示,这一天被内部定为Rokid日。
边界
  2006年,Misa开始创业时做的是手机操作系统,这在当时还是个冷门,因为具备ios系统的iphone产品晚些时候才会出现。如前文所述,2009年,Misa拿到阿里的投资,2010年被阿里收购。而在阿里M-工作室的几年间,Misa看到了一个一个的技术点在不断闪耀,那是学术与产业的边界,代表着阿里的黑科技,也预示着一种未来。
  那种想要把这些技术亮点连接起来的冲动,促使Misa迫不急待地要离开阿里。
  神经元、神经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语音(声纹)识别、语义(内容)识别、自学习,人工智能如何在诸多的标签中,快速找到你需要的,正确找到你需要的,需要正确的判断。按照Misa的说法,“如何做一个被大家认可的人工智能产品始终是我们的话题的核心”。
  这并不容易。
  早期,大家会不看好这个方向,然后是质疑产品的形态和定位。大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后,又开始顾虑小团队的竞争力。让Misa深有感触的是,创业团队资源和精力有限,能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个方向,用心做用户喜欢的好产品。
  Rokid第一代产品是若琪,集人工智能、声纹识别、面部识别和动作识别于一身,对外界声音和灯光感知并进行自我调控,且能控制智能家庭设备。看上去,给人舒服、没有冰冷感的体验。
  Misa要求第二款产品延续这种风格。更严苛的要求是,要有科技感,还要有神秘感——看到,却不知道是什么。
  本来要给欧美顶尖团队设计,但Rokid的一群年轻人熬了几个通宵,拿出了自己的方案。灵感里,有血红细胞的形态,也有芝加哥地标建筑TheBean的元素,这是一个巴掌大小的东西,像块石头:圆润饱满的线条和体量充满了神秘感;中间一道发光光环充满了科技感;而三种不同的颜色配置,金属灰、法拉利红以及纯白色,也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特质。
  看着摆在面前的产品,Misa作出决定,拒绝了美国顶级设计团队的方案。
  第二款产品命名为月石(Pebble)。
  小巧的产品外形,让月石可以被带到任何地方。作为随身智能伙伴,可以悄悄学习你的生活习惯,成为专属伙伴,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聚焦
  2016年,人工智能突然崛起为最热门的话题。和很多类似创业团队一样,Rokid也突然成为被关注焦点。
  但是有意思的是,尽管有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涌现出来,但这一年又进入了所谓的资本寒冬。
  是讲故事、做包装、做PR,去争取融资,还是做事?
  受控于科学发展,目前人工智能的产品还有很多有待突破的地方,人机互动或许也还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水平。因而,Misa的想法是,只想在自己一开始就认定的路上用心探索。
  而过往,在Misa看来,是成是败,说来还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新消费·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Home AI 一块治愈系的智能石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