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闲置交易
作者:李燕京 桑雪骐
图片


    解读
  冲动买买买之后的结果是家里堆满了各种“无用”的东西,怎么办?当然是上网卖掉!闲置物品换钱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闲置物品交易在一些分类网站如58同城、赶集网和一些本地论坛及社交网站上早就悄然流行。近两年,闲置物品买卖日渐风行,也受到了企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二手产品交易平台正在悄然搭建,比如闲鱼、空空狐、小交易等等。
  2016年4月,阿里闲鱼平台的实名用户已超过1亿,58的转转平台在上线半年之后用户总量实现环比增长300%,平台全部成交单量突破1500万。与此同时,还有至少二三十家初创公司加入闲置交易领域,而主打“免费拿”和“免费送”概念的拿趣用户也接近300万。
  此外,如今微信的朋友圈也成为了发布闲置物品信息的场所。
  不仅是这些冲动购物之后产生的闲置物品,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单位发的奖品和福利等都成为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上的热门货。
  资料显示,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二手物品交易基本上是80%家庭常用的消费模式。尤其是在瑞典等发达国家,每家都会买卖二手物品,二手交易占GDP的1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过度消费的市场里,需要有一个平台去为大家做好消费后市场的服务,这是商业的规律,更是用户的刚需。
  赶在春节前,京东悄悄上线了二手交易平台“京东优品”,二手手机以及3C产品是其主营。当时就有不少网友调侃:“二手东”真来了。现在,有网友发现,京东又偷偷上线了一名为“酷卖”的电商网站,根据京东酷卖官方的介绍,酷卖平台上销售的商品均为“非全新商品”,不适用于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数据
  “转转”平台数据显示:茶叶和购物卡在春节期间的发布数量分别比春节前增长了23%和36%,手机、数码、家用电器和票务卡券的转让数据分别增长了141%、158%、278%和122%。
  百姓网数据显示:春节过后,其全国二手交易板块网页浏览量、移动端用户浏览量相比年前涨幅均超过40%,二手交易信息日均过万条,环比增长25%。转让量最多的物品为二手手机,其次为家用电器、美妆及母婴用品。
  闲鱼数据显示:春节前后,“年会礼品”成为发布量增长最快的关键词之一,增幅近400%;“口红”发布量在春节前后增长近三成。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最新公布的《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参照2013年美国闲置市场对总零售的渗透率约为0.8%,估算下来我国今年闲置市场规模约为1462亿元。但如果考虑到中国二手物品交易市场需求一直未被真正地释放来算,规模估计超过4000亿元。
提示
新骗术盯上闲置交易
  在以往的分类网站及本地论坛、社交网站上的闲置物品交易,往往是采用志愿者管理的形式,监管力度偏低,在线支付也往往是通过网银或者第三方支付软件直接转账,不仅容易发生纠纷,安全性也偏低。
  在闲鱼等平台类网站,虽然有相应的交易规范,并且使用受到管控的第三方支付,但仍然不时有消费纠纷发生。
  因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进行闲置物品交易时,应尽量选择同城当面交易,在购买商品之前一定要确认好商品的性能和新旧程度,最好索要原始购物发票。目前,正规的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已引入了信用评价体系,也有第三方平台作为担保,交易前应多确认一些必要信息,并且尽量规避正常交易流程外的转账行为。
  此外,最近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以“多付款,再退款”名义,对卖家进行的诈骗行为越来越猖獗。警方提示:在进行网络交易的时候,对收到任何资金被冻结等内容的短信或邮件,一定要自己拨打官方电话进行核实。此外,网络交易时,不要轻易跳出原有的交易平台,如果对方要求线下或转移至其他平台交易,一定要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个圈套。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3·15消费宝典】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闲置交易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