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各级别车型满意度得分情况
■本报记者 吴博峰
2016年,我国汽车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细分市场里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不过,在百花齐放的阵容中,唯独缺少了小型车的身影。
3·15前夕,中国消费者报社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各级别车型满意度均呈上涨趋势,且不乏提升很多的车型。与其他车型表现不同,小型轿车的满意度得分则有较大降幅,这也是本次调研中唯一出现同比满意度下降的车型,与去年同比满意度得分下滑21.83分。
同时,满意度得分也是所有级别车型里分数最低的车型。
小型轿车成为满意度下降重灾区
一直以来,中国消费者素有“以大为美”的消费习惯,认为轴距越长、车身越大的车型就越显品位。
而这样奇特的消费现象,成为了车企不愿意再在这一细分市场投入新车型的一个重要原因。尴尬的销量数据迫使车企很少再研发投入新产品,原有车型的投放更多被看作是一种象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小型轿车满意度得分仅获得735分尴尬收场,在各级别车型满意度排名中分值为最低。
大幅下降、最低得分、全军覆没的细分车型……本次满意度调查,小型轿车的表现令人并不满意。
细观本次调查的8款小型轿车,仅有瑞纳同比满意度得分上涨1分,K2、NewPolo、飞度、新威驰、新E3、赛欧3、新奔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其实,2016年小型轿车的成绩与入门级紧凑型轿车、入门级小型SUV和紧凑型SUV分值还属于同一阵营,分值相差并不大。不过,经过一年的市场洗礼,其余三款车型今年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与小型轿车不升反降的颓势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比2016年及以前满意度调研指标,可以看出,当今国内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舒适性和驾驶性能更为关注,而小型轿车良好的经济性能却没有纳入消费者满意度指标。可以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小型轿车赖以生存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同时,在去年整体市场表现向上的大好时机,车企并未抓住这一发展良机,对小型轿车市场加大投入和关注。
自主小型轿车满意度堪忧
本次调研的小型轿车车型包含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相比中型车、微型SUV、小型入门级SUV调查范围二者取其一不同,这样的调查数据更加广泛,也会更加客观反映出市场的本质。
那么,自主小轿车与合资品牌相比,战绩如何呢?
调查数据显示,在本就满意度分值偏低的小型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整体表现只能用更差来形容了。记者注意到,本次共有3款自主品牌小型轿车作为调研车型,然而新E3、赛欧3、新奔奔分别以728分、713分、707分列为榜单的后三位。
其中,新奔奔更是下滑了39分,是这一领域所有车型分值变化最大的车型。
反观合资品牌小型轿车表现,虽然在整体小型轿车满意度普遍下降的趋势下,表现不如其他级别车型,但在和自主品牌小型轿车的竞争中还是优势明显。
以排在小型车满意度首位的北京现代瑞纳为例,比如LED组合尾灯、ESS紧急制动提醒系统、车速感应自动落锁以及12V电源输出端口,这些配置有不少中级车都未必能作为标配。
2016年瑞纳销量为116513辆,在北京现代销量中占比10.26%,在小型车销量中排名第4位,为北京现代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此,北京现代上个月又推出了一款小型车悦纳,定位比瑞纳稍高。按照车企官方的说法,瑞纳已经拼了多年的市场,新推出的悦纳可以承接一部分升级客户,形成小型车市场的组合打法。
事实上,由于紧凑型及以上车型被合资品牌牢牢占据,在这个领域里,小型车是自主品牌车企为数不多的“生存”空间之一。如果车企继续无视不断挤压的生存空间,在自主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方面没有更多举措,或将丢失更多市场份额。
从消费新特征看小型轿车满意度变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私家车主已不满足小空间的紧凑型轿车作为自己购车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配置更为均衡的中级车。
调查显示,2017年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指标是质量,近三年来受用户关注的指标从性能转为安全性再转为舒适性,体现出用户本身对于车辆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事实上,而消费者关注的上述具体指标恰好都不是小型轿车的优势。
从最近两年上市的新车可以发现,小型车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且由于小型轿车车型所限,车企往往会首先考虑价格因素从而放弃很多配置,进而使终端产品竞争力进一步降低。
而2017年CATARC调研综合满意度得分提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合资品牌车型的换代更新对满意度分数的提升有较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车型通过更新换代,无疑是一款车型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最好方式。一款车型在生命周期末期,必然要面对众多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对手面前,老款车型的市场份额势必要出现下滑。要继续保持热度,就只有推出全新的换代车型。
可是,因为小型轿车整体市场萎缩、单车利润低等原因,导致更多车企不再研发新的小型车产品。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正在使小型轿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