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珺)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工作要求,近日,北京市工商局研究制定了《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全力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坚决维护副中心市场秩序。《若干措施》主要包括12项内容:一是按一乡镇一所模式配置执法力量;二是积极实践基层综合执法,积极参与街道、乡镇综合执法,推动工商执法与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安、城管综合执法网格的深度融合;三是提升基层工作质量,立足副中心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将工商业务工作与街道、乡镇工作精准对接;四是在通州工商分局加挂副中心市级企业登记服务平台,授权分中心对在通州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全程登记注册,支持重大企业和重点项目快速落地;五是在副中心优先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营造更加便捷的投资兴业环境;六是充分利用工商数据资源,为服务副中心发展和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提供副中心市场主体发展报告;七是整合全市工商登记档案数据资源,在副中心实现工商登记档案全市通查;八是在实行城六区产业禁限目录的基础上,支持出台更加严格的产业禁限政策,提升副中心市场主体质量,推动副中心产业转型升级;九是比照核心区要求切实加强对副中心市场主体监管,坚决维护副中心市场秩序;十是全面推进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专项整治,实现2017年城市副中心无证无照经营压减不低于70%、“开墙打洞”整治不低于322处的工作目标,在新城行政办公区建立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动态清零工作机制;十一是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在副中心街道、乡镇层级的应用,促进信用监管向基层延伸;十二是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工商和市场监管协作平台作用,加强三地基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情报交流、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
北京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北京市工商局将全力围绕以上具体措施,加强市区两级工商部门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