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为网联平台上线叫好
作者:周重耳
图片


  日前,备受关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下称“网联平台”)悄然上线试运行,腾讯财付通、京东网银在线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率先参与了试运行首笔签约交易验证。试运行结束后,将按计划、分批次安排其他银行和支付机构陆续接入系统。
  网联平台是在央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支付机构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共同发起筹建的。简而言之,网联平台一端连着持有牌照的互联网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相当于在银行和支付机构中间多了一个中介枢纽。所以,网联又被称作“网络版银联”,其作用与银联相似,是一个清算平台。
  显然,网联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打破银联目前在支付清算领域的寡头地位。而网联与银联在线下与线上的良性竞争关系,也有助于促进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与这种长远的影响相比,网联平台给普通消费者带来的更大好处还在于资金和信息安全。
  相比线下支付体系,网络支付一直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支付机构可以选择通过银联、央行的跨行清算系统等再转接到银行,也可以选择自己直连银行完成支付。随着互联网支付的活跃,第三方支付的话语权与日俱增。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是直接对接银行接口,绕过了独立的清算机构,尤其是支付机构线上90%的业务已经不走银联通道,直连银行,并且不少支付机构都自建平台系统。监管机构监控不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流向,这为赌博、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留下了资金腾挪空间。
  例如,客户备付金存管仍然较不规范,挪用情况频出。现有模式中,支付机构除了在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账户之外,还可以在多家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账户。而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内部的资金流转,其信息隐藏在支付机构内部,银行只能看到其账户金额的变动,看不到资金流转的详细信息。
  网联平台的建立,意味着目前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将被切断,回归支付和清算相独立的业务监管规则。这有助于解决第三方支付机构多个备付金账户、资金账户的关联关系复杂且透明度低等痼疾,这样,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被套上笼头,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将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消费者的各类隐私信息也由独立、公信的清算组织验证和保护,此前由支付机构实力悬殊带来的安全保障差别被抹平,减少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网联平台在统一转接清算模式、统一技术标准和提高清算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彻底废除了第三方支付龙头多渠道(指银行直连数量)、低费率的“护城河”,将行业的竞争重新拉回到支付场景拓展和客户体验提升上来。这样,后来者以及小型支付机构,在接入银行数量方面,获得与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巨头平等的地位。因为不用受制于通道,降低了要对接多个银行支付网关的成本,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可以用更多的资源,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创新,可以充分发挥面向最终终端用户的业务创新优势,从而形成价格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
  当然,网联作为基础设施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大概率事件。但收多少、怎么收?费用是内化承担,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目前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但是,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网联平台可以大大节约其银行渠道拓展与维护的成本投入,降低行业整体成本,最终惠及消费者,不会给消费者造成价格负担。
  笔者以为,网联的成立既有利于央行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也有利于产业领域各方机构有序竞争,更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这种多方共赢的事值得点赞推行。 (周重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网联平台上线叫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