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上APP健身也时尚
作者:岳纲举
图片


    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岳纲举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六月男友没。”在大家都希望拥有“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身材的当下,健身已成为时尚休闲领域最流行的话题之一。近两年,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健身类APP受到不少时尚达人的青睐。从明星们的各种健身晒图,到普通人的晒运动轨迹,使用APP健身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健身APP靠谱吗?能否取代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本期,记者就这些问题亲身体验了多款健身APP,并对使用者和专业人士进行了采访。
健身APP正流行
  不用耗费“巨资”办健身卡,只要轻点手机打开APP,便能实现锻炼目的;不用特意到健身房锻炼,在办公室、客厅等地方也能健身;不用专门请私人教练,点开各种健身视频,随时都可以跟随教练一起运动……健身APP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到健身房锻炼模式,让健身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如今,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自己如何运动得挥汗如雨、跑了多少公里、走了多少步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人甚至觉得“手机里不装健身APP,是落伍的表现”。
  以前不爱运动、号称“二胖”的杨小姐就是靠健身APP成为了运动达人。“以前因为工作忙,懒得动,后来周末去爬山认识了几个喜欢跑步的朋友,推荐给我一款运动健身APP。刚开始,我跟着他们慢慢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最后干脆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附近租房子住,方便每天运动。”杨小姐告诉记者,只要天气和时间允许,她每天早上的起步运动量是跑10公里,周末还会去爬山。这个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运动APP督促出来的,并且APP推荐的食谱让她喜欢上了做饭,生活方式也因此变得更加健康。
  记者采访发现,健身APP俨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时尚。打开手机应用商城,输入“运动”“健身”等关键词,就能搜出包括健身计划、健身教练、健身食谱、运动减肥、运动指导在内的数百个健身APP。
  记者归纳发现,这些APP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侧重记录运动量、计算消耗卡路里数的,如动动、咕咚等;另一种是侧重提供健身指导的,如KEEP、FIT等。许多用户两种都会下载安装,比如跑步时用咕咚,健身时用KEEP。
实现随时随地健身
  健身APP的出现,让有锻炼需求却又没有时间或不愿去健身房的人实现了随时随地健身。记者在一款健身APP上看到,其通过视频指导用户锻炼,并且设置了带有强制性的打卡功能,要求打卡时必须发图片,锻炼完成后也必须晒图,这让不少用户在网友们的评论和点赞中获得一种满足感,进而获得坚持锻炼的动力。
  记者体验了燃健身、小熊快跑、初炼等APP后发现,这些应用都设置了讨论模块,用户可在里面晒身段、晒健身过程、晒美食,营造良好的健身社交环境。
  一位使用减脂APP的用户告诉记者,在APP上缴费后就可拥有自己的线上营养师、运动教练和督导员,收到一份“专属”的运动和饮食瘦身方案,被拉入一个十几人的减肥微信群。每天三餐前,这位用户都会将食物的照片上传至微信群里“打卡”。如果食物不有益于减脂,则督导会马上提醒。
  在健身APP营造的社交环境下,健身者的相互鼓励对坚持运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记者在一款健身APP的讨论区看到,一位健身者发帖称赞另一位时表示:“你好厉害啊,我感觉很难,2分钟的动作都坚持不下来。”其他健身者则纷纷鼓励道:“心态放平,慢慢来,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回报,身体是不会骗人的。”如果有更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则讨论区就会变成健身者和指导员的探讨平台。
并非适合所有运动
  健身APP特别是指导类APP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让一部分消费者放弃了去健身房锻炼,转而求助更便捷、廉价的锻炼方式。不过,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跟着APP做,其效果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很多健身APP也会要求用户填写身高、体重等基础数据,但这类软件采用的计算公式大多比较简单,不能准确测算出人体机能,如果贸然跟着锻炼,很容易出现健身伤。”一位专业健身教练告诉记者,他的一位学员就是先跟着APP锻炼,后来转到健身房来的。原因是跟着APP练了一段时间后,肩膀总感觉不舒服,后来又拉伤了大腿肌肉,医生指出是锻炼姿势不正确造成的。这位教练表示,对于一些简单的锻炼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跑步等,可能不需要太多专业指导,但复杂动作就需要掌握技巧,把握不好很容易受伤。
  据记者了解,在健身房锻炼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专业教练在提供个性化指导之前,会通过专业评测设备为健身者的身体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这一点是健身APP做不到的;其次,健身者在健身房锻炼时,一旦动作不标准,教练会及时纠正,而健身APP做不到;第三,通过日常锻炼,教练会与健身者建立感情纽带,从而更容易督促健身者坚持运动,健身APP则不容易达到这个效果,其更多的是满足没有时间到健身房锻炼用户的健身需求。
  这位专业健身教练认为,健身APP无法完全替代健身教练的指导,只能作为辅助锻炼的工具。“现在的很多健身APP都具有普及性,适用于大多数人,但事实上,它的普及性越强,针对性就越弱。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不同,所以健身APP对不同人所产生的刺激程度也不一样。多数人使用后,只得到了锻炼效果,而没有达到训练效果。”教练表示,很多学员都是跟着健身APP锻炼到极限后,找他寻求更高、更专业的锻炼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健身APP促进了人们运动健康意识的提升。当下,很多人有健康意识,但缺乏动力,往往停留在计划阶段,健身APP的出现让随时随地锻炼成为可能。当健身成为微信朋友圈的日常话题,就会营造出良好的健身氛围,吸引更多人参与。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社交是人的必备技能,通过健身APP设置的“约跑”“定位”等功能,健身者能够非常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锻炼。拥有社交功能的健身APP更有人情味,当健身不仅仅局限于强健身体这一维度,而是扩大到精神层面时,就会引导人们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上APP健身也时尚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