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纲举
智能马桶类产品的消费是近两年家居行业的一个热点,特别是一些国内消费者不远万里从国外购买智能马桶盖的行为,更让国内生产企业感到“汗颜”。那么,消费者为何不愿意购买国产智能马桶类产品?中外智能马桶类产品的差距在哪里?如何缩小二者的差别?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广东省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组织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开展了智能马桶质量比对研究工作。结果显示,与外资品牌特别是日资品牌相比,国产智能马桶类产品存在明显差距。
本次比对研究采集了3家国外一线品牌的3批次先进机型产品,以及佛山市7家主流品牌企业的9批次主流机型产品,其中外资品牌产品的占比为25%,本土品牌产品的占比为75%。
非标准项目(主要包括产品功能、关键部件、工艺结构等)的比对试验结果显示,与国外先进品牌产品相比,国产智能马桶类产品在研发、设计、制造上存在差别。
标准项目(主要包括电器安全、产品使用性能等)的比对试验结果显示,与外资品牌特别是日资品牌产品相比,佛山市智能马桶类产品还应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提升。
第一,在技术水平上实现超越。国产智能马桶类产品应在工业设计技术与制造技术方面加以提高,主要应体现在主板结构、控制元件、加热元件、防水结构等细节上。日资品牌产品在工艺设计方面,实现了主板结构防水防潮,不仅选用稳定的元器件,而且这些元件的电气布置十分科学可靠。而部分国产主流品牌及大多数国产小品牌产品在工艺设计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细节。
第二,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目前,我国智能马桶类产品的很多关键零部件仍然依靠从日本、韩国或欧美国家进口。
第三,提高制造水平。例如,外资品牌产品的电子设备车间已设置防静电、除尘、湿度调节等措施。同时,企业的装配线已实现半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过,此次研究通过对中外智能马桶类产品执行的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后发现,我国的部分标准指标严于日本标准。我国目前执行的智能坐便器标准为JG/T285-2010《坐便洁身器》,日本执行的是JISA4422:2011。研究人员将二者进行比对后发现,两个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相似,其中我国标准中的部分条款严于日本标准。差别在于,我国标准中缺少对重要技术的要求,例如对电器系统、材料的要求等。
针对本次比对研究结果,有关部门呼吁,国内智能马桶生产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研究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生产产品的方法。同时,引进先进智能化设备,在电气结构、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到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生产、先进机型独立开发投产,从而加快缩短产品在工艺设计水平、制造水平方面与日资品牌的差距;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的管理及技术研发人才,强化智能马桶类产品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