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了躲不开的问题,家长们对此十分担心,而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对此,专家们有怎样的看法呢?
莘苒心理工作室咨询师陈璐君表示,“微社交”对于孩子们来说并非洪水猛兽。“在儿童、少年时代,与人交往本来就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如果合理地使用网络进行社交,恰恰能为他们上好这节课。”陈璐君介绍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尤其是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孩子能够与人接触的环境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孩子课业负担的加重,进一步限制了孩子们的交友圈,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白。
“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相同,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陈璐君说,由于网络社交更多需要用文字交流,甚至比现实社交更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而且在网上,孩子们不用直面对方,表达起来更轻松,表现更真实,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拓宽孩子们的社交范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家胡光伟教授表示,微信、微博这些新的社交方式,今后也会是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一味阻止不如适度引导。家长和老师应该达成共识,规定时间和范围,引导孩子们适度地使用新的社交方式,如此就会利大于弊。
“孩子玩朋友圈也仅仅是和同学、亲戚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表达孩子的情感,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小小的微信圈也可以成为关爱的纽带。”胡光伟教授表示,孩子们喜欢点赞别人的动态,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懂得点赞别人,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孩子心理上也会非常高兴,会更加喜欢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或者家长,所以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业的同时,也可以适度地让孩子接触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建立孩子自己的社交圈子,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即可。
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专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吴国宏说,网络社交工具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就是中性的东西。对于现在的小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互联网也深入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消费、娱乐等,很大一部分也要通过互联网实现,这是没法阻止的事情。家长首先要认清这种形势,不能因为害怕网络和网络社交的副作用,就不让孩子接触而因噎废食。家长面对这种状况时,可以自信、淡定一些。
吴国宏表示,借鉴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家长一方面可以起“脚手架”的作用,调节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行为,比如告诉孩子可以浏览什么内容,规定每天玩多长时间,一周中哪几天可以玩,帮助孩子提高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水平,做到自律、自控。
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引导性地参与。对于孩子玩网络社交工具,不过多干预,而是积极参与。态度也要放松,让孩子觉得上网或者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情,不过得在家长的引导之下操作。在更有能力和经验的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时,犯错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并逐渐做到正确使用。
此外,互联网产品生产者也有责任在开发产品时,注意对儿童的保护,相信开发专门针对儿童的产品也是有回报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进行完善,学校、教育监管部门也应该重视,而不能简单地“堵”“卡”。
(李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