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孟刚
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下,研学游成为旅游市场的关键词。暑假已至,又有一大波孩子奔赴或将奔赴研学游的路上,在游玩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专家就此提醒家长们,在面对名目繁多的游学产品、路线时,需真正从教育视角出发,多一分理性。
研学旅行急剧升温
几经挣扎,上海的刘女士还是把8岁的儿子送到了足球研学夏令营。虽然还是在上海本地,但在送孩子上车的那一刻,刘女士的内心依旧纠结:一方面会担心孩子无法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又觉得应该让他出门锻炼锻炼。“暑假近两个月,我没时间全陪孩子,又想丰富他的暑假生活,无奈之下只能让孩子独自参加夏令营。”刘女士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像刘女士这样在暑假期间给孩子报名研学游的家长不在少数。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驴妈妈平台预订研学游的人次是2016年同期的2.8倍,其中13岁至18岁的初、高中生占比高达80%。
同程网近日发布的《2017暑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研学旅行在整体暑期亲子游中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也正在成为暑期旅游市场的重要驱动力量。
据同程网提供的暑期研学旅行消费趋势数据显示,国内名校研学线路最受家长欢迎,占比42%;其次是传统文化、历史遗迹类的研学线路,占比20%;排在第三位的是参观科研机构、博物馆,占比14%,科技馆及主题夏令营等传统研学产品的人气也较高。相比之下,选择出境研学线路的人占比较小。
从具体产品形式来看,走马观花式的名校参观已经不被家长们看好,可以在名校感受课堂氛围、倾听名师讲座,以及与名校师生开展联谊交流等类型的产品则非常受欢迎。个别高端出境研学旅行线路还为孩子们安排了入住寄宿家庭,让他们深度体验当地文化,为将来在当地求学等做准备。在目的地方面,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大出境研学游目的地。
政策和理念助力
研学游主要通过旅游与研学的深度结合,发掘旅游品牌资源,陶冶青少年情操。作为一个与亲子游市场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暑期研学旅行近年来持续升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际研学游的人数就已经达到50万,市场销售额大约120亿元,而国内研学游的市场为100~300亿元。”致力于中小学夏冬令营服务的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说,“但目前我国研学游的学校渗透率仅5%左右,和日本98%的渗透率相去甚远。未来3-5年内,这个数字有望提升到20%-30%。”
之所以说研学游未来可期,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是一大动因。据介绍,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且要求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今年暑假是该《意见》出台后的第一个暑假,不少业内人士都把这份意见称为“天上掉馅饼”,砸火了一个至少有1亿中小学生的研学旅游市场。
另一方面,目前年轻家长的教育观念比60后、70后家长有了很大的转变。王学辉说:“现在的家长都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的教育观念在改变,愿意通过考试、课堂之外的形式来丰富孩子的成长经历。对旅游,家长也不再满足于看山看水看景点,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在行程中收获更多。”
理性选择产品
家长培养孩子心切,但在面对市场上的各种产品时应理性选择。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研学游产品很多,令人眼花缭乱,有拓展训练营、暑期游学营等,而其主办单位也是纷繁芜杂。从传统市场来看,研学旅行一类由教育机构举办,比如新东方研学营、知鸟游学等;另一类由各大旅行社独立开发,或联合学校、机构开发。但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更多的主体,如媒体甚至行业协会也加入了研学市场。例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媒体组织小记者团赴京“采访”。
在研学旅行炙手可热的同时,各种乱象也开始显现。有家长反映:“成都有一家机构去年办夏令营时,晚上11点还让娃娃在水泥地上爬,膝盖都磕破流血了,教练还要训孩子……”还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研学旅行基地、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准入门槛高低不一,存在一哄而上、杂乱无章现象。在一些地方,研学旅行甚至成了某些商家任意定高价、从中逐利的幌子。
结合日常审理案件的经验,北京市朝阳区法官裴小星认为:“我国的研学游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家长和孩子要慎重对待游学。同时,相关部门应规范尚处于灰色地带的研学游市场,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机构特别是涉及境外游的准入门槛,如将游学资质审查权限纳入政府监管范围,明文规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组织活动之前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对于人数众多的项目,规定组织者必须向教育部门报批和备案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研学旅行倘若实施不好,可能会陷入‘只学不旅’或‘只旅不学’的怪圈。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组织学生们换个场所补习校内课程,这就偏离了研学旅行的初衷。”“我们曾组织过一个研学游团队,团期5天。有个孩子带了200元零用钱,5天中天天写理财日记。这个孩子后来在参加去新加坡交流学习的面试中,向面试官讲述了那段写理财日记的经历,除了给爷爷买礼物、给老师和教官买冰红茶、给丢了钱的同学捐款,他没有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后来,他被破格录取了。”同程安亲教育首席教育官黄泰山这样告诉记者,“要把教育镶嵌到旅游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那样的研学游才有意义。”
专家指出,无论是产品线路开发打造,还是家长的观念认识,研学游都有很长的路要走。研学游需要真正从教育视角出发,打造出符合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和学校、家长需要的体验式教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