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京东金融发行准银行卡引争议
作者:聂国春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近日,京东金融宣布旗下NFC支付产品“京东闪付”正式上线,同时开启了各种支付优惠活动。在线下补贴大战正酣之际,有银行人士指出,在京东闪付绑定银行卡的过程中,其生成的“京东闪付虚拟卡面”上可看到一个62开头的编码。62开头的Bin码是银联卡的标识,因此,这是否意味着银联通过这种模式变相赋予了京东金融发卡资质呢?
  针对京东闪付及其所引发的争议,“有问”也于日前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据京东金融人士介绍,京东闪付与北京银联的此次合作,实际上体现了典型的消费者、收单机构、商户、发卡行的四方模式。消费者在京东商城支付账户中所绑定的银行卡,都可以开通京东闪付,通过京东闪付,借助银联网络用于线上、线下的支付。京东闪付一端连接银行卡(发卡行),另一端连接银联云闪付平台(收单机构),仅作为自身支付账户所绑定的银行卡的支付通道,所有支付由绑定的银行卡扣款。
  对此,有署名为“某银行网络金融部专家”及“某国有大行移动金融专家”的人士接连发文,质疑京东闪付以第三方支付账户接入银联,银联给了“京东闪付卡”一个“62”开头的发卡行识别码(BIN),实际上就是给了非银行机构的京东金融一个发卡权。
  不过,我爱卡网主编、信用卡市场研究人士董峥表示,在京东闪付的交易看到的“62”开头的码其实是支付标记化技术(TOKEN号),银联并没有允许京东金融基于卡号配发实体卡。银联北京分公司也表示,通过Token号代替银行卡号进行交易验证,便于标记和识别资金流,降低卡号在信息存储、传输等环节中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但京东金融客服则称,京东闪付目前拥有银联批准的虚拟卡发卡牌照,是由京东为用户发放虚拟卡,与白条闪付由广发银行、上海银行为用户发放虚拟卡不同。
  那么,京东闪付的出现,会不会给银行卡体系带来混乱?会不会给老百姓带来误解和资金损失风险?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曹兴权表示,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有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客户支付账户上的资金余额是以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名义保存的,因此当非银行支付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客户的资金不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银行卡的资金是以持卡人的名义保存的,并且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从这个角度看,非银行机构的京东金融发行京东闪付卡,的确可能会给客户带来误解和资金损失风险。“在外观上,京东闪付卡具有银行卡的形式;在国内功能上,京东闪付卡具有银行卡支付功能,因此可能误导消费者以为京东闪付卡是银行卡。”曹兴权说,由于消费者难以区分银行卡账户和支付账户在资金安全上的区别,可能发生风险。特别是当大量支付机构也与京东金融一样与银联合作推出这种虚拟卡,而这些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问题将集中爆发。
  除了安全问题,媒体评论员王刚则对服务问题表示担忧。他称有一个朋友为了优惠体验了京东闪付,结果连续支付了两次,都提示“支付失败:发卡方超时”,但过了一会,连续收到京东闪付和银行“已成功扣费”的提示短信,而且还连续扣费两次,但京东订单的状态仍然是“待支付”。在找客服反映问题时,客服电话层层转接,远不如银行客服来得快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京东金融发行准银行卡引争议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